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进击的巨人之全球危机在线阅读 - 第230章 生命,自由与人性

第230章 生命,自由与人性

    【前言】无关紧要的前言及背景介绍

    上周,我看了最近很受欢迎的一部影视作品《进击的巨人》。看完之后,我有诸多感想,故在这里浅谈一二。

    “那一天,人类终于想起了,曾经一度被‘他们’支配的恐惧,以及被囚禁于鸟笼中的那份屈辱。”短短的一句旁白,拉开了一段悲壮的史诗般的故事的序幕。

    《进击的巨人》属于虚构想象型作品,故事背景处于一个架空时代,从人物穿着及环境来看类似西欧的中古时期。在一百多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的天敌——一种被称为“巨人”的生物。它们身形巨大,力量惊人,外形与人类相似,却没有智商,唯一的行动目的是吃人。大部分人类都葬身于巨人之腹,残存下来的人类聚集在一个地方,建起了三道高大的环形城墙蛰居其中。人们在这隔绝的环境里享受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直到主角艾伦·耶格尔十岁那年,60米高的超大型变异巨人突然出现,以压倒性的力量破坏城门,其后瞬间消失,巨人们成群的冲进墙内捕食人类,人类放弃了这道墙壁逃往更里层的墙壁内。艾伦亲眼看着人们以及自己的母亲被巨人吞食,怀着对巨人无法形容的憎恨,于是加入训练兵团学习和巨人战斗的技术。从军团毕业后,艾伦与伙伴们一起向着巨人展开了进攻。这就是《进击的巨人》的故事梗概。

    【观看过程及一点感想】

    其实我当初看《进击的巨人》只是因为无聊时正好翻到,想到最近它十分红火,便抱着一丝好奇心看了。源动力是纯粹的跟风心理,这让我回忆起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看《进击的巨人》,因为它真的在各个方面都给了我太多太多的震撼。

    我一向不是怎么喜欢主题沉重的作品——当看到第一集结尾,艾伦的母亲被巨人活生生地扳成两截吃下肚,四溢的鲜血在空中飞舞时,我浑身颤抖着缩成了一团,很久才缓过神来。那是多么残酷的场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更何况是当时年仅十岁的主角艾伦,亲眼目睹母亲被残害在他年幼的心灵里留下了怎样也无法释怀的伤痕。

    如果,《进击的巨人》(以下简称《进击》)仅仅只有血腥残忍的故事情节,那么我一定不会看到最后。令我看下去的是第一集中,巨人闯进城后,艾伦徒劳地试图救出被压在毁坏的房屋下无法逃离的母亲,母亲执意要他独自逃走并嘱咐他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然而看着艾伦越跑越远,母亲却泪流满面地捂着嘴用谁也听不见的声音小声哽咽着说了一句“不要丢下我一个人……”那一刻,我感到很诧异。在一般作品中,这时的母亲应该是一个眼含热泪喊着“孩子你一定要好好成长为人类报仇”然后英勇就义的形象,然而那一句“不要丢下我一个人……”却体现出了最真实的人性深处那份恐惧与软弱。世界不是一个理想乡,再勇敢的人在面对强大到难以匹敌的事物时都有恐惧的时候,更何况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看到那一段,我就知道了,《进击》并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作品。

    第一集带给我的恐惧感淡去之后,我开始一口气向下看。看着艾伦在兵团不要命地刻苦磨练自己,看着他在每一次回忆起母亲时悲伤的表情和紧攥的拳头,看着他和伙伴们从兵团毕业时坚毅的眼神,看着他紧握着拳抵在心口掷地有声“为人类献出心脏!”,看着他站在墙壁的顶端遥望外面的世界充满希冀地说“现在,是我们反击的时刻了!”我不禁和这个少年一样热血沸腾了,仿佛我也成了一名战士,站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守望未来。

    所有人,包括我都以为,接下来会是一场人类可歌可泣的绝地反击,最终大家消灭一切巨人重返广阔的大地,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然而,世界是美好的,也是残酷的,就像利威尔兵长曾经说过的那样,“你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超大型巨人再次出现,第二道墙壁也遭到了破坏,巨人们又像五年前一样侵入。新兵们仓促上阵,匆忙中,无数人葬身于巨人腹中……人类与巨人的力量差异终究还是太大,面对巨人时,人类依然是那样无力……我的满腔热血被一盆冷水浇下,目瞪口呆,无措地看着新兵们被屠杀……

    经历了又一次重创的人类只有收拾好阵亡士兵的遗体,默默地继续计划下一次反攻,心情沉重的我也就这样继续旁观了下去。我再次认识到,《进击》的世界并不是轻松的,而是比现实更加沉重的。在那里,希望就是一朵不起眼的小小花朵,在一片荒芜的大地上艰难地,挣扎着存在下去。

    【关于生命与自由】(在《进击》中有诸多主题,现选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来写)

    有时候,生命与自由是互相矛盾的。

    蛰居在高墙后的人类因没有了巨人的侵袭而得以安居下来,巨大的墙壁保护了人们,百年都不曾被破坏,于是大多数人认为这样就好,而不顾危险一次一次到壁外远征的调查兵团反而受到普通民众的嘲笑与厌恶。每一次,调查兵团伤亡惨重地回来时,夹道围观的群众里大多是持“没事干非要跑到壁外去就是这个下场”观点的人。

    当人类渐渐习惯了被圈在高墙里的生活,习惯了为了生存安于现状,习惯了以退避的方式保存生命时,他们就放弃了自由。

    巨人与墙壁固然不会出现在现实中,但是我仍然深思了很久。

    我们的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蒙受被禁锢的屈辱的时候,那些时候,大部分人不正像《进击》中的普通民众般安守现状,苟且偷生吗?多少志士曾经为了追求变革,勇敢地向着庞大的统治阶层发起冲击,最后如《进击》中的调查兵团的士兵们一样遍体鳞伤粉身碎骨,可能还要遭受无知民众的冷嘲热讽。

    《进击的巨人》其实就是人类历史的缩影。

    那是一种可怕的状态,行动受到限制,言论受到限制,你可以说“至少我们的思想仍是自由的啊”,可事实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多数人也慢慢习惯性地禁锢了自己的思想,亲手扼杀了心中对于“自由”的渴望。

    大多数人都想着:墙壁一百年来都坚固如初,肯定以后也能一直这样挺立着保护我们,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很满足,我们没必要知道壁外的世界是怎样的。而主角艾伦?耶格尔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小小的棕发男孩子紧握一本描述外面世界的“禁书”,眼睛闪闪发亮地对他的小伙伴们说:“沙之平原,火之山脉,冰之大地,还有一望无际的海洋——能看到这些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啊!”每次调查兵团壁外探险回来,他总会兴奋地跟在人群中看,用仰慕的眼光看着调查兵团的士兵们。当听见人们嘲笑调查兵团时,艾伦会愤怒地反驳他们:“如果今后没有人去加入调查兵团的话,那么之前那么多人不就白白牺牲了吗?!你们难道不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吗?我们现在像这样住在墙壁的里面,简直就和家畜没什么两样!”当他向母亲说起他今后的理想是加入调查兵团到壁外的世界去时,母亲惶急地告诫他必须放弃这个想法。这从一个母亲希望儿子远离危险的角度来讲确实有道理,但这也从侧面反应出普通民众对于“走出墙壁”的畏惧与甘愿龟缩于墙壁中的懦弱。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让我印象深刻的调查兵团这个组织,《进击》的世界观里有三大兵团,其中宪兵团和驻屯兵团分别负责守护王都及墙壁的修护巡逻,都是安扎在墙壁内的组织,只有调查兵团会一次又一次地出墙壁去进行地理调查并积极地研究对付巨人的方法,即使每一次的壁外调查都伴随着大量的牺牲。每年的新兵入团式上,志愿加入调查兵团的人最少,大多数人都想进入安全的宪兵团和驻屯兵团。然而调查兵团始终顽强地存在着,一次一次进行壁外调查,飞蛾扑火般迎向潜藏着无数危险的壁外世界。这份精神正如我们古往今来的志士们,明明可以选择苟活于世,却奋不顾身地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投身于险境。调查兵团的标志是一对交错的蓝白羽翼,名曰“自由之翼”。对于每一个调查兵团的成员来说,那就是他们的信仰。那是人类的自由之翼,即使只有一小批人,他们也要不懈地斗争着,将这份信仰传递下去。这种精神真的很令我动容。现在我每天都会默默地将右拳抵在心脏处,让自由之翼的精神鼓舞我在自己的道路上努力前进。

    列宁曾经说过:“不自由,毋宁死。”(转载者注:这句话应该源于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一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是作者记错了)这表明在自由与生命之间,他宁愿选择自由。自由的身,自由的心,在他看来比被禁锢的生命要重要的多。然而有勇气这样做的人并不多,我承认也许在面临这种抉择时,我可能会屈服于生命威胁下。人类心底深埋着对死亡的恐惧,以致于我们往往死抓住任何一线生机不放。不过在要生命还是要自由的选择中,我在情感上更偏向于要自由,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更加勇敢的人。正如艾伦的伙伴爱尔敏所说:“什么也无法舍弃的人,就什么也无法改变”,坚定追求自己所信仰的东西,虽然是那样的理想化,但却又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里不可缺少的一份信念。

    无意义的死亡并不会让人感到惋惜,调查兵团的成员们向壁外发起远征,每每牺牲无数,这在普通民众眼里就是将自己送到敌人口中的无意义牺牲。然而每一个牺牲的调查兵团的士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希冀着全人类在前往自由的路上更近了一步,可以“踩着他们的尸体向上飞”。我仍然记得,一个在壁外战斗中身受重伤的士兵在弥留之际对利威尔兵长说:“兵长,我……为人类做出贡献了吗?还是……就这样无所作为地死去?”有重度洁癖的兵长此时却毫不犹豫地握住他满是鲜血的手,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你已经做的足够好了,而且——今后也将继续活跃下去!你遗留下的这份意志,将赋予我力量。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把巨人一头不剩地消灭!”活着的人们埋葬好死去的战友,背负起他们沉甸甸的遗愿,燃烧心中的悲痛与仇恨,继续向着信仰之所在前行,继续义无反顾地冲向强大到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即使这是一场没有多少胜算的战斗。

    写到这儿,我想插一句对于仇恨的看法。心中只有仇恨的人很容易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而看不清世界,人类仅仅靠着仇恨激发出自己的潜能,驱使自己去前进,去战斗,这终究也是有极限的。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怎么喜欢主角艾伦,因为他尚且年幼,心中就已经充满了对于巨人的仇恨,满脑子都是要为母亲报仇的念头,时常苦大仇深地高喊着要将巨人全部从这个世界上驱逐出去。然而在兵团训练的这几年里,艾伦真正成长为了一个稳重的人,不再冲动,不再意气用事,这时我才开始真正喜欢上了这个坚忍而毅力过人的少年。仇恨并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因为负面情绪带给人的正能量毕竟有限。调查兵团的成员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的遗书上从不会出现诸如“要为我报仇”的语句,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牺牲成为战友们心中的负担。我很庆幸艾伦没有成为一个心中只有仇恨的人,他有自己的梦想,他还有要誓死保护的重要的人,他为之献出心脏的对象是全人类,他不拘泥于自己的情绪。这样的艾伦,才能不断变强,才能担得起人类的希望。

    以上,关于自由与生命的感想,就此暂时告一段落。

    【关于人性】

    《进击》还有一点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人性的刻画。

    很久以前,有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设想:“人类的各个国家之间总是战争不断,那么如果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比人类还要强大的生物,人类是不是就会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了?”艾伦对此的评价是——“真是轻松而不负责任的说法”。如果《进击》描绘的是“人类团结一致对外”的故事,那么这么天真的作品必定不可能深入人心。

    所有人都知道的,没有哪一种生物可能拥有绝对的内部团结,更何况是最为复杂的人类。即使原本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住在了同样的一道墙壁内,甚至形成了一个国家,有着共同的王室,纷争仍然在墙内日日上演。由于《进击》的世界观设定是中古时期,所以人们仍然生活在类似中央集权的制度中。贵族享有特权,任意践踏底层人民,而在民间,烧杀抢掠等等卑劣的行径也层出不穷。在第二道墙壁被破坏,人们纷纷涌向第三道墙壁的入口时,当地的商会首领却因为想要把自己的一大车财产拉进门去而阻塞了唯一的逃生之路,有士兵想要阻拦他,却被商会首领的权势硬生生地压回。看着商会首领丑恶的嘴脸,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自私。当艾伦他们在浴血奋战阻止巨人继续侵略人类的领地时,在墙壁最中心安全的王城内,养尊处优的侯爵却在硬拖着兵团的总司令下棋,还说死去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人。不平等的等级制度无论何时都会存在,即使是在《进击》里那样一个人类生活在巨人带来的恐惧中的残酷的世界,即使是——在现实中我们这个高度发达的世界里。总有人会被轻视,总有人会被看的比其他人更重要,即使任何一个生命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平等的。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虽然人类会为了构建更平等自由的世界继续奋斗下去,但是世界大同的理想乡毕竟还是遥不可及。不过,明知道目标不可能实现却还是会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人类的这份毅力让我由衷的喜爱。

    下面回到人性上来。

    现在不少想象型作品为了表现理想化而刻意美化作品里的世界,给予主角们完美的圣母般的性格,这样的作品反而容易让人心生厌倦。正如梦境虽美,却和现实相去太远,因此轻易就会被人忘却抛弃。我们希望在这些作品里看到真实的影子,我们因为被作品引起共鸣而感动。从这一点上来看,《进击》无疑做到了。无论是一开始我提到的母亲的最后一句话,还是商人的贪婪,贵族的傲慢,这些都是人性里最真实的一部分,让人深思的同时又引以为诫。

    《进击》的世界观确实与现实相去甚远,但是它始终遵循着最真实的基本法则——弱肉强食。只不过在这里,人类相对于巨人成了弱势的那一方。弱小的人类为了自由地生存不得不奋起战斗。艾伦说过的话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那一句“战斗啊!不战斗,就无法存活!战斗了,就可以活下去!战斗吧!战斗吧!!战斗啊!!!”人性里的不屈,人性里的自尊,都被少年大声吼了出来。如此简单的道理,却是那么动人心弦。《进击》的世界里虽然常是黑暗与绝望,但那一个个坚强的人们迸发出来的意志,却足以照亮我们观者的心。

    这也许就是我如此喜爱《进击的巨人》的原因吧。

    【后记】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全是些零零碎碎的感想,如果一直看到这儿,真是有些不好意思呢……你们大概觉得我的片言只语挺无趣的吧?

    我总是这样,想把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展现出来,却往往词不达意,啰啰嗦嗦长篇大论让人不知所云。说真心话也是不容易的呢。

    《进击的巨人》我现在已经全部看完,正在重新看第二遍中,很多之前不曾注意到的细节也都一一浮出水面。《进击》,真的值得我去多次品味。

    原本我对于“时下流行”的东西如《进击》是颇有些不屑的,也不愿意去跟风赶潮流,认为“流行”之物必定没有什么好格调。但是看完《进击》后我的想法改变了——有些东西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真的很能触动人心,能引起人的共鸣。

    《进击》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的很多观点,全部写出来的话……还是不可能,一来会太长,二来有些感情真的没法用语言描述好,所以在这里只能大略写个一两点。

    除了之前提到的那些那些剧情和感想外,《进击》里的许多人物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正义感很强的艾伦,冷静可靠的三笠,战略分析天才爱尔敏,很有责任感的让,稳重的调查兵团团长埃尔文,暴躁有洁癖却是人类最强战士的利威尔兵长,可爱的科学狂人韩吉,温柔善良的佩特拉……犹记得利威尔班除了兵长外的成员全部惨烈阵亡时,我无声地伏在桌上哭了大半个小时,那时我才发觉,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深驻扎在了我的心里。

    一边听着《进击》里的插曲一边写着这些文字,心中禁不住热血沸腾起来了。

    等到来年《进击的巨人》出第二季时,我将再度与那些我挂念着的人们相见。

    在此之前,我会接受他们传递给我的意志与精神,好好地向着自己的梦想所在努力的。

    【不是后记的后记】我对于日本动漫的一些看法

    看完以上那些随感,我想你们应该已经猜到了,虽然我之前提及时用的是大而化之的“影视作品”,实际上《进击的巨人》是一部近期十分出名的日本动漫,由日本漫画家谏山创的漫画改编而来。

    其实开始写这篇文章前我一直很犹豫。最近在贴吧上看了太多抨击日本动漫拥护国产动画片的帖子,虽然大多数都是强词夺理盲目跟风胡乱谩骂,但让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担忧。

    是的,我喜欢日本动漫,我也喜欢日本的一部分文化,不过我不喜欢日本的政治主张以及它对待历史的态度。这样的话我不怎么敢在除了极亲密的朋友外的人面前说,更何况最近中日关系有些紧张。

    (就让我在开始谈动漫之前再多说两句吧)我来自一个开明但对日本没有什么好印象的家庭,这注定了我无法在家里与家人谈论我喜爱的动漫,没有人倾诉的时候,我只能把心里的一切写在纸上藏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我曾经以为我们年轻一代会普遍容易接受日本些,在同龄人面前我可以不那么有所保留地阐明我心中所想,可是事实告诉我,我错了。在我去参加学校的模拟联合国社团面试时,我坦然地用英语说:“ilikejapan.(我喜欢日本)”当即听到台下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我没有觉得有哪里不对,继续说了下去。问题回答结束后,一个学姐向我提出疑问:“你说你喜欢日本,那么,如果你是一个日本人,你会就二战时你们对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道歉吗?”我不假思索地用英语回答:“会的。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道歉的。因为这确实是日本做的不对。自己做错了的事就要承认,道歉并努力改正错误。我会像以前德国的总理勃朗特一样,下跪,道歉!”在英语表达方面,我对自己的水平很有信心,而且据我的观察来看,我的回答是所有面试者中最出色最流利的一个。可是最后的面试结果出来时,我竟然落选了,这个消息让我很震惊。我曾经试着问过相关负责人我落选的原因,得到的只有公式化的客套性回答。和我的英语水平相去甚远的同学都入选了,而我却不能入选。后来我反思那日的回答是不是有哪里不好,想来想去,只可能是因为我那一句“我喜欢日本”,大概,是被看成了“思想不正确”的人了吧……当时的委屈与不甘心还历历在目,我只不过是说出了真心话而已,可是……

    下面开始谈日本动漫。

    日本动漫产业十分繁盛,现今世界上60%的动漫出自日本,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日本动漫之所以那么受欢迎的原因我也不能妄下结论,我只能说,日本动漫里真的表达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几乎触及了每一个方面。它们大胆的想象力,精致的画风等等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日本动漫从来不会受到“我们的观众只有孩童,所以我们必须完全展现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这种概念的束缚。日本动漫会表现生活中常见的缺陷,会塑造性格各异却又都很贴近生活的角色。爱与恨,笑与泪,光与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借助画师的笔展现。漫画家们把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与全部的心血注入他们的作品中。当然其中不乏糟粕,不过对于那些漫画家们真正用心画出来的作品,不管我喜欢与否,我都会保持对作品本身的敬意。

    老一辈的人们长认为日本动漫全都是浪费时间的东西,其实如果按照“能学到东西”这个标准来评判的话,动漫其实真的有让我学到一些东西——怎样温柔地去对待别人,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怎样去感谢一个陌生人……看动漫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性格,让我变的更沉静内敛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冲动暴躁。看动漫时,有时只是远远地看着主角们的生活,也能被他们的坚强,快乐,积极向上所感染——动漫,说到底,其实和电影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在想象力方面可以更天马行空一些罢了。

    动漫的世界与现实有着太多不同——这一点,我一直很清楚地知道,所以一直是很冷静地看着动漫,寻找它们在现实中的意义,从动漫中的主题出发延伸到现实生活——从前看一部侦探题材的动漫时,我曾经将每一个案例中的犯罪动机都结合实际写成一篇心理分析,写出了十几篇,最后惊愕地发现动漫里表达的东西是那么真实。听起来虽然很不可思议——因为大部分看动漫的人都是把动漫当成纯娱乐去看的,而我是那少数会认认真真去分析动漫的人,因为动漫也会带给我很多思考……各位读者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就能证明这一点。

    看完《进击的巨人》后,我把“自由之翼”挂在了书桌前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每当累了的时候就抬头看看,提醒自己也要继续努力奋斗下去。即使我和艾伦他们处于不同的世界,拥有不同的梦想,我们也可以以相同的热情去为了梦想而拼搏。

    所以,我喜欢日本动漫,我喜欢《进击的巨人》。

    以上,全文完。

    魔译,著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