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换婚后小可怜他有人宠了在线阅读 - 第141章

第141章

    ??中人犹豫了一下,那人说三两银子罢了,他一个晚上就能凑出来的。

    ??“我闺女,心算特别快。”就在这时候,那女人忽然不合规矩的冒出一句。

    ??被中人狠狠瞪了一眼。

    ??这些人都要接受调教,才能给主顾挑选,出现在主顾面前的,她这般没规矩抢答,惹了客人不高兴,是会砸了自己招牌的。

    ??沈常念似乎是感兴趣,表示价钱不过分的话,自己可以加点,还可以马上掏钱。

    ??中人犹豫一下,想起昨天那个脸上写满我不是好人的汉子,咬咬牙,做了个决定。

    ??第120章 纸皮烧麦

    ??他是做人口的买卖,可并非彻底丧了良心的,瞧着沈常念就不是那种会磋磨人,而且底下那么多长工,还能出来买人,家境肯定是过得去的,与其给了昨日那个眼里写满算计的,不如给了他。

    ??可价钱,是肯定要加的,自己也好去回怼那个汉子,说他得看钱的面儿啊。

    ??“那就多加五十文,您看如何。”看出沈常念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买得起下人,他称呼都开始变了。

    ??沈常念也不在意这些称呼不称呼的,得了准话就要了这几人。

    ??因为会识文断字,又都是手脚俱全身体康健的成人,所以加上那后来走出来的七八岁小姑娘,四人用了沈常念十六两五十文。

    ??他没讲价,付完了之后还去衙门登记了一下,这种登记过的奴仆可就不好随便处死的,背主或者逃了,也要比普通的下人有更惨的下场。

    ??但四人都很高兴,一再的表忠心。

    ??沈常念带他们去成衣铺子买了几件旧衣。

    ??说是旧衣,却比他们身上的好,再选了棉麻粗布,铺盖也就有了。

    ??沈常念闷声不吭带回去四个大活人,惊掉了全家人的下巴。

    ??不是,他们就是一普通的军户人家,平头百姓,怎么的还能用得起下人了。

    ??那他们成什么了,老爷太太少爷公子????

    ??四人惴惴不安,忽然跪下来求夫人小姐少爷们收了他们,他们只想本本分分的伺候主家,不想被卖来卖去了。

    ??封母都坐不住了:“不是,大妹子啊,你们莫要下跪啊,折寿啊折寿。”

    ??一家人里头,就施灵韵接受良好,还有功夫问沈常念,这几人可有识字的。

    ??沈常念说了两兄弟会识字:“至于妹妹,说是心算快。”

    ??施灵韵眼前一亮,问了女孩子几个问题。

    ??一会什么铜板拿出来几个,进去几个,最后余下多少。

    ??一会有马车上来几个人下去几个人,原本有几个人,绕了一圈,一共上过几个人。

    ??那小女娃子看着懵懂无知,却次次都能算出答案。

    ??施灵韵满脸欣赏:“嫂子,这个给我嘛。”

    ??沈常念嗯了一声,说好。“他们说得主家赐名,你既然要她,便取个名字吧。”

    ??施灵韵想了想:“就叫喜儿吧,名字喜庆。”

    ??其实,是她以前有个丫鬟叫喜儿,她家被发落后,也不知道对方去了哪儿。

    ??这么一想,还有点神伤呢。

    ??“那以后你就是喜儿了。”沈常念话音刚落,喜儿跪下来谢过沈常念谢过小姐。

    ??施灵韵算是这家的二少奶奶了,不过还没正式成婚,先喊着小姐也没什么不行。

    ??至于那女子,直接给封母,平日也会做灶间的活,负责大家一日三餐,以及缝补,封母不想取名,人家就还是用的原名春杏,大家以后可以叫春杏婶。

    ??她说不敢当,但封家是真没那么多规矩,起码目前是绝对没有的。

    ??两个少年干脆就叫吉祥如意了。

    ??吉祥比较外放,如意稍微内敛些,也不是那么难分辨,两人一个去给封有山当书童,一个负责当门童。

    ??“嫂子你没给自己留个?”

    ??这么一看,他们夫妻没给自己留个下人,四人里面几乎都是给隔壁院子的。

    ??“我和你哥哥都是大男人,倒没那么需要帮衬,对了,如意,若是小姐们出门,一定要跟上。”

    ??这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心血来潮。

    ??而是沈常念发现卫所多出了不少乞丐,沈常念觉得不对劲,便想着约束了家里几个姑娘,要是出去,身边必须有男子陪同。

    ??四人齐齐应下。

    ??沈常念摆摆手,让他们安顿去吧,这些事该是封母安排后续,可还是施灵韵主动帮衬,才安顿好了多出来的几个人。

    ??沈常念之前要加盖房屋的时候,已经在隔壁院子弄了灶房,等春杏婶子熟悉了家里的活计,做出来的饭菜也无功无过,便彻底松手了灶台的活,专心研究自己想做的菜品。

    ??上午刚做的一笼五花八门的烧麦,有寻常的烧麦,有带河鲜的烧麦,也有带了果脯的,

    ??纸皮烧麦与传统烧麦在外形上有所不同,猛的一看有点像包子,其实皮非常非常的薄,透着皮能清楚地看到馅料,

    ??他将纸皮烧麦做到了皮薄透,却不容易破,师父来品鉴后,夸赞了这面皮的功力,最简单常见的食材做出了精,便已是不寻常。

    ??果脯味的烧麦,被师父丑拒了,问他何不试试甄糕,沈常念还真做了。

    ??因为不是一日三餐,他做起来也不用在意搭配,反正做的多也不怕,家里那么些人,不需要担心浪费的问题,就连被师父觉得累赘的果脯烧麦,都被喜儿美滋滋的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