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在线阅读 - 第163节

第163节

    ??然而郡县官吏却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

    ??为何会如此,因为郡县官吏在兵权、政权上的自主性不足,他们遇到反秦的起义,除了上书求中央支援,没办法及时调动军队消灭起义军。

    ??另一方面,这些官吏并非大秦王族宗亲,他们不会有与大秦共存亡的念头,因为即便大秦灭亡,他们依旧能为其他称王的宗亲效力。

    ??陛下,您明明也知晓的这一切,若非如此,您也不会在急着又一次开启新的巡游,昭告天下,威慑四方,凝聚民心!”

    ??王绾声音不大,却振振有词,四周鸦雀无声。

    ??张婴忍不住去看嬴政。

    ??发现嬴政虽然一直面无表情,但右手指始终在轻轻地触碰案几,这代表他内心并非全无波动,换句话说,王绾并没有猜错嬴政的心思。

    ??“所以陛下,郡县制或许是好的,但它不适合此刻的大秦,您……”

    ??王绾还想继续说,却被嬴政轻轻地制止。

    ??嬴政看向王绾,道:“丞相,你我相伴数十年,皆知对方想要说什么。我也愿意给你一次机会。”

    ??他目光平静地看向王绾,“倘若真的要实行分封制。你认为我几个儿子,谁可以被封王?”

    ??张婴瞳孔地震,艾玛,这是他可以听的瓜吗?

    ??他下意识瞅向四位公子。

    ??公子胡亥公子如桥两人眼底闪过一抹小兴奋,尤其是如桥,似乎还挺了挺胸躺。

    ??公子寒却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公子将昆的话,张婴发现对方虽然依旧挂着如扶苏一般温润的笑容,但总觉得对方的弧度也好像僵住了一样。

    ??王绾道:“老臣不敢妄言!”

    ??“丞相,你我之间还有什么妄言不妄言的。”

    ??嬴政声音透着一丝感慨,看向王绾的目光带着一份温情,“你既然提议分封制,那么封王便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你是我信重的肱股之臣,大胆地说。”

    ??王绾看了一眼几位公子,拱手道:“若让老臣来说,因陛下未曾让几位公子进入朝堂参政,老臣不知几位的治世能力,若只看能力这一方面,除寒公子其他公子都不太合适。

    ??但分封制,并没有那么看中能力,它更看重的是由血亲联系起来的宗亲。”

    ??公子寒脸一黑,并没有

    ??因为这话多高兴。

    ??张婴在内心呱唧呱唧鼓掌,不愧是抱着必死之心来的大臣,讲话就是犀利。

    ??一方面吐槽嬴政没培养过儿子让人不知道怎么选,另一方面指出分封制是家天下,也就是大号宗族的抱团利益。

    ??嬴政听到这,微微颌首又摇了摇头,道:“王丞相,不要再绕弯子,继续说吧。”

    ??王丞相看向嬴政,抿了抿唇,道:“陛下,老臣知道您在顾虑分封制什么,对,分封制也不完美。若不然,周朝也不会灭,秦国初期就不会变法,改分封制为郡县制。

    ??但此一时彼一时。秦国扩张得太快了,我们需要王族血脉坐镇四方帮帝王稳住民心,让子民知道,六国已灭,他们皆是大秦的子民。

    ??至于陛下担忧的,皇帝弱势时,群雄并起这事。老臣认为婴小郎君提议的锅盔,咳……“推恩令”很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郡国尾大不掉的问题。”

    ??“解决问题?”

    ??嬴政的声音带着一抹轻蔑,“你说得太简单了,若秦二世便颓势呢,帝王弱,君王强,他们岂会甘心执行推恩令?郡国尾大不掉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众人一愣。

    ??尤其几位公子心生欢喜,他们知道嬴政在过去几乎只培养过扶苏,是秦二世的第一人选。现在嬴政直白地说秦二世弱势,难道是在隐晦地表达对扶苏的不满?

    ??……

    ??这时,嬴政从旁侧递了一份帛纸给王绾,忽然感慨道:“不得不说,你在一定程度上触动到我。”

    ??“陛下!”王丞相眼前一亮。

    ??“但你在有一点上,始终无法说服我。”

    ??嬴政从案几拿起一份帛书递给对方,“你且看看。”

    ??王丞相接过来,上面是李斯的小篆体写的《论郡县制之十》,翻开第一页便是蒙毅、蒙恬、包括赢家王族等人的血印签名。

    ??这份郡县制比之前的内容改了很多,甚至还采取了部分分封制条例。

    ??比如让赵氏王族子弟镇守叛乱较多的地域,但不封实权王,不任人唯亲,官吏依旧是能者居之。

    ??最关键的是,里面诸如郡县制,选拔官吏,镇压叛乱等建议,其核心出发点都是维护中央集权,将所有的权利集中在皇帝身上。

    ??看了许久,王丞相才放下帛纸,忽然道:“陛下自然可以威压天下,但秦二世也行吗?”

    ??“朕十年灭六国,十年,不二十年,难道朕还不能杀服六国余孽?”

    ??嬴政轻笑一声,忽然坐直了身体,看向王绾,“王丞相,人都有私心,血脉在权利面前……呵,我不想给子嗣凭空制造对手。”

    ??王绾浑身一颤,他终于想明白了。

    ??在陛下眼中,六国余孽什么的不足为据,反倒是经历过两次血亲叛乱,手刃三位弟弟的陛下,对宗亲有天然的排斥与不信任。

    ??他的语气感慨:“陛下果然早有决断了。”

    ??“对,可还有异议?”

    ??“臣虽还有异议,但李廷尉不愧是李廷尉。”

    ??嬴政闻言一愣,脸上露出一抹浅笑,道:“哦,看来王丞相这一回是服气了?!”

    ??王绾没接话,他拱手道:“陛下,老臣有些话想说很久了。今日,臣斗胆谏言。陛下虽雄才大略,但也有一缺点,便是行事过于急躁。

    ??分封制到底是得到朝中大部分官吏支持,对待他们,陛下切不可过于蛮横。

    ??另外,陛下担心的“皇帝弱,君王强”,推恩令无法实行。这一点在老臣看来是不可能的,以陛下识人善用的本事,秦二世、秦三世必然是优秀的。

    ??而皇室只需强势百来年,郡国在推恩令的影响下只有被瓦解的份。”

    ??他说到这里时,没看见嬴政和张婴的嘴

    ??角几乎同时狠狠地抽了一下。

    ??再英明神武、慧眼识珠也架不住啊!

    ??梦中秦二世而亡了!/秦二世是胡亥这么个垃圾上位啊!

    ??……

    ??王绾继续平静道:“若陛下对分封制,只是担心封王势力庞大。老臣还有一法从未说过,今日也斗胆上言。那就是不论公子德行,不论公子年龄。

    ??将所有公子们全部册封在动乱、贫瘠又边远的地区,且每位公子册封领地不得超过一个郡的大小!”

    ??张婴目瞪口呆:!!!

    ??我去,王绾这一手真的是不把公子们当人啊!

    ??这可是医疗不发达,山路水路都不发达的秦朝,送那么远又那么小的地盘,简直和送你去死没什么区别了!公子们这算躺着也中箭?

    ??几位公子一愣,等反应过来后,看向王绾的眼神凶狠地宛如在看阶级敌人。

    ??要不是碍于嬴政在,几位公子只怕要破口大骂了。

    ??嬴政也很愤怒,猛地一拍桌子,目光锐利道:“王丞相,你可是想送我儿去死。”

    ??“老臣不敢!”

    ??王绾却好像进入了贤者时间,完全没被嬴政的怒气触动。

    ??他甚至都没有任何害怕的反应,而是继续坦诚地说为何这么建议。

    ??大意是,此刻,是新生秦帝国生存最凶险的时刻。即便未来册封的王孙贵族造反,那也是肉烂在自己锅里,都是陛下的血脉亲人。

    ??张婴捧着脸听,这王绾说的怎么有点点像一国两制,不,应该是一国n制的“因政并治”型,不,还结合了“因俗自治”型,区别主要在于军权。

    ??王绾道:“陛下。老臣今日所言,并未与朝中任何大臣说过。老臣也知道,这一番话大逆不道,有负君恩……”

    ??当张婴听到这一句时,在医院养成的经验雷达瞬间响了。

    ??他猛然发现王绾的身体隐隐有些前倾,似乎准备盲摸青铜剑。

    ??结合他之前的大胆发言,糟糕,难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狠?

    ??张婴抢先一步,将青铜匕首给摸过来。

    ??没过几秒,王绾的手便落在之前青铜剑的摆放位置。

    ??对方身形一顿,忽然抬头一瞥。

    ??张婴双手捏着铜剑,立刻冲对方憨憨一笑。

    ??王绾表情一顿,他收回伸向案几的手,目光开始左右轻轻移动。

    ??张婴一看对方这动作就知道王绾完全没死心,估计是打算找个尖锐的物件撞击,或者撞柱子之类!

    ??张婴想到之前嬴政说的压力分摊论。

    ??情急之下,他硬着头皮用出激将法:“等等!丞相,你是想将仲父逼成纣王!污蔑仲父的名声,令大秦分崩离析吗!”

    ??众人:……

    ??好一个激将法!

    ??王绾身形一顿。

    ??这话也令原本处于愤怒情绪的嬴政瞬间冷静下来。

    ??“甲卫!”他只出了一声,不知从何处冒出来几位身着黑色紧身衣,头戴面罩的男子虚虚围着王绾。

    ??被抓包的王绾也并没有激烈的情绪。

    ??他平静地拱手,声音还带着愧疚:“老臣糊涂!竟还要小郎君提醒众口铄金的道理。老臣不会在宫中寻死。陛下,臣年老力衰,望一年内,告老还乡。”

    ??原本松了口气的张婴瞳孔地震!

    ??王丞相,你,你这话是啥意思?不死宫里要死在宫外!

    ??……

    ??“你!”

    ??嬴政瞪起眼,显然也听出了王绾的潜台词,勃然大怒道,“王绾!朕何曾薄待过忠臣!李斯这份主张也汲取了你的理论,你这般,你这般……究竟所谓何也!”

    ??虽两人政见不一,但嬴政始终对王绾高看一分,他甚至都想

    ??好了这次之后对王绾的安抚奖赏。

    ??再升一爵,加数千食邑,或者给他新设立一个尊荣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