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在线阅读 - 第31节

第31节

    ??他猛地扭头,发现不光扶苏在这里,就连蒙毅也身披软甲伫立在不远处,两人表情都有些古怪,也不知听到了多久。

    ??除此之外,扶苏身后还站一人身着士子袍,拱手行礼一直保持着微微低头,只看得出年龄不小。

    ??“你都听见了?”

    ??扶苏恭敬地行礼,他抬首,眼底写满了不赞同。

    ??“父皇,此事……”

    ??嬴政摆摆手,打断对方想继续说的话,“你即刻带他去封地。”

    ??“可是……”

    ??嬴政压根没给扶苏继续说的机会,叮嘱完想叮嘱的。

    ??他意味深长地瞥了张婴一眼,转身干脆利落地离开。

    ??张婴心里一抖。

    ??“阿兄阿兄!”

    ??张婴也扯住扶苏的衣袖,他可不希望两位大腿吵起来,倘若是为了他就更不行,“仲父!仲父莫不是,有诈!荒田?流寇?阿兄救我!”

    ??“你想些什么。”

    ??原还想追过去的扶苏身体一顿,哭笑不得,“百亩良田,治安很好,并非讹你。”

    ??张婴松了口气,高兴道:“阿兄阿兄!那我们去吧。”

    ??扶苏见状抿了抿唇,微微颌首。

    ??罢了,那些事与他一介稚子说又有何用,左右他也要跟过去,老秦军的问题由他去解决。

    ??……

    ??张婴完全不知道身后的扶苏的所思所想。

    ??从张婴获知百亩田地的位置,抵达长安乡,来到田野间,再没出现过任何幺蛾子。

    ??他站在田埒旁,眺望良田,满心豪情万丈。

    ??没办法,这就是种花家种花人的土地情缘吧!

    ??至于陛下最后那一眼或许并非意味深长,毕竟他白得宫里那么多好东西,陛下说不定是气不过,眼角不幸抽搐了呢。

    ??思及此,张婴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身后忽然传来嘈杂的声音。

    ??“那人是不是准备‘盗徙封’?”

    ??“年岁这般小,应该搬不动,还在傻笑,该不会是个愚笨的……”

    ??“你们笨呐,这人身着丝绸,又这般年幼,定是阿父他们在里屋议论过的人。”

    ??……

    ??张婴一愣,他回首,便发现自己忽然被一群孩子给围上了。

    ??“你就是管我们的人?”

    ??张婴:???

    ??“这么小?顶不顶用啊!”

    ??“不管了,我们是公士后裔,服从军令是第一要务。”

    ??那半大的少年说着,脸上还带着狐疑的语气,“那我等八十户,三百余口人的身家就交给你了。”

    ??“什么?!”

    ??张婴一脸懵逼,语气都有些飘忽,“等等,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史记商君列传》

    ??第19章

    ??咸阳宫内。

    ??“哈哈哈……”

    ??冯去疾,李斯,和王绾三人刚进来,便看见嬴政哈哈大笑的模样,彼此惊疑不定地对视一眼。

    ??“你们来了。”

    ??嬴政放下手中的竹简,眉梢还带着点喜色,“来来,都过来坐。无须多礼。”

    ??冯去疾和李斯都看向王绾,王绾手一抬正欲行大礼时,旁边的赵高在嬴政眼神的示意下连忙赶过来。

    ??他凑着趣道:“王丞相您这边请,茶汤、烤豆腐都给您备好了。”

    ??王丞相依旧想行完大礼,但想到这段时间因郡县制、众封建制,与陛下起了不少争执。

    ??现在面对陛下的善意,倒也不好拒绝。

    ??这么一想,他一撩袍子,顺着赵高指引的地方坐下。

    ??李斯和冯去疾也跟着跪坐下来。

    ??“来来……看看。”

    ??嬴政心情很好地将竹简分发出去,尾音微微上勾,“我倒要看看那小子,还能怎么弄!”

    ??王绾微微挑眉。

    ??李斯和冯去疾也有些惊讶陛下的态度。

    ??他们不说耳聪明目,但对陛下与张婴在少府争执一事也是早有所闻。

    ??李斯什么心理暂不说,冯去疾挺担忧张婴,他来时还特意与王绾打了声招呼,为的是万一陛下发怒,两人联手尽力保张婴,不浪费一个好苗子。

    ??但直到现在他们才发现,陛下的心态与他们猜测的完全不一样。

    ??陛下,好像并不愤怒。

    ??更像是在享受一场斗智斗勇的小游戏。

    ??三人心下有了计较。

    ??他们打开竹简,这上面详细记载了三十日前到至今张婴做过的点点滴滴。

    ??比如,张婴是如何用一枚陛下的承诺,忽悠得少府和光禄寺官吏们团团转。

    ??又是如何借皇家爱豆腐的名声,忽悠得整个咸阳老百姓都开始磨制豆腐。

    ??……

    ??他们越看越惊讶,借力打力,声东击西,顺势而为……

    ??环环相扣,每一个点都用得浑然天成。

    ??“此子果然很有天赋!”

    ??冯去疾忍不住感慨,语气中还带着点不解,“陛下,您何必将他丢去长安乡当里正?”

    ??“什么!”

    ??李斯翻看竹简的速度较慢,听到“里正”这一句话,惊得茶汤差点洒落,“这,这……秦国十七岁方可当官。他年不足三岁,也并未学习过律法,当里正是否太过……”

    ??嬴政挥挥手,很自然地开口道:“用人唯贤。甘罗十二拜相,不也做得挺好。至于秦律,有扶苏在旁盯着,他可以边学边当。”

    ??李斯嘴角一抽,陛下您也太偏心了。

    ??过去再怎么破格,也没破格过让不懂律法的文盲当小官吏吧。

    ??赵高在旁轻轻咳嗽了一声,低声提点:“长安乡,西南边。”

    ??李斯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片记忆,居然是那个地方?!

    ??长安乡西南区的里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他们都是功勋人群,是身体致残,不能留在军中,也不愿归乡的退伍士卒。

    ??最低是公士,如上造、大夫的军爵也不少,甚至还有几位家中无人的公大夫也放弃大宅,跑来和袍泽们挤在一起住。

    ??秦朝是一个主要是以军功制来当官。

    ??也就是说这里的里民随便抓一个出来,都可能比管理者——里正的爵位高。

    ??再加上秦朝的官员本身也不好当,考核制度非常严谨,每年都要进行大考。

    ??这份大考试卷又被称为“上计制度”,也就是地方郡守。县令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什么开垦荒地,人口、治安和

    ??赋税等。

    ??完成的好的官吏,有奖励、提拔。完成的不好也会因此被处罚。

    ??地方郡守对这一片地方的功勋士卒比较照顾,定下的要求也比较高。

    ??有抱负的里正自觉场面过于棘手,做不下去,都是主动找关系调离。

    ??摆烂的那种里正,又被这些狂热爱秦国的军卒看不上,没能混多久,便被举报给轰下去。

    ??久而久之,这里竟成为一个三不管的地带,俗称烂摊子。

    ??李斯顿时闭嘴不言,也明白张婴为何会被丢过去当代理里正,反正是个烂摊子,也不能更烂了。

    ??……

    ??嬴政由他们继续看了一会有关张婴的竹简。

    ??见三位重臣都在称赞张婴优秀,张婴聪慧,神童。

    ??嗯,虽然他也觉得张婴值得被称赞,但……

    ??嬴政敲了敲桌面,漫不经心道:“竹简还未看完?后面没看?”

    ??王绾闻言一顿,了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