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在线阅读 - 第103节

第103节

    ??大家都吃了一惊,盛景面上吃惊,心里却很淡定。

    ??现在是十一月底,还有半个多月,中米联合公报就会宣布这一消息。

    ??但章昭含下一个消息就让她差点失去了淡定:“国家打算送一批人才出去留学。你们成绩优异,如果有这个意向的话,可以早作准备。”

    ??第111章

    ??◎盛爱国和李玉芬慌了◎

    ??这个消息显然卫铮都不知道, 他惊喜地确认:“妈,这消息是真的?”

    ??他终究是学外语的,

    ??章昭含点点头, 扫过四张年轻的面庞:“这个消息我也是才知道,你们不要宣扬出去。少薇就不用说了,盛景和方毅你俩救过我家卫铮, 都不是外人,我才告诉你们。你们如果有意出国留学,早做准备。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尽管说, 能帮的我一定帮。”

    ??离开公园后,方毅问盛景:“你有没有想法?”

    ??盛景摇头:“这是公派出国,要占用国家资源的。我既然毕业后不打算进国家机关工作, 就不占用名额了。你倒可以报名参加。”

    ??“你觉得我应该出去?”方毅望向她的眼神复杂。

    ??盛景点头:“当然。”

    ??方毅收回目光, 望向远方,极力遮掩心里的失落:“你觉得我应该去吗?去留学几年回来,我不知道部委里还有没有我的位置。”

    ??“磨刀不误砍柴工。”盛景道,“一个青年高中毕业就早早进厂工作;另一个花四年时间读了大学再进厂工作,你觉得谁更有前途?”

    ??“当然是后者。”

    ??其实不用说,方毅也明白这个道理。

    ??盛景看向他,神情严肃:“方旭泽明年就毕业了, 没准他也要出国去留学。反倒是咱们,虽说已经自学到了大三的课程,但从时间上看咱们只上了一年大学。与他们竞争,咱们没有优势。”

    ??方毅的思绪终于从情感上完全抽离出来, 眸色渐渐深邃, 神色也坚定起来:“我会想办法促成校方用专业考试和政治考核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他既在报纸参与经济方面的争论, 还在经济部委上过两个月的班,消息比一般人要灵通些。

    ??他知道,经济改革势在必行,国门开放也是必然的事。

    ??既开放国门,那肯定得走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作为一个学经济的学生,他自然想出去看看,看别人是如何搞经济的。

    ??考试,他不带怕的;而政治考核,他也不输于方旭泽。只要学校不卡在校学习年限,就不成问题。

    ??12月16日,报纸上果然发表了联合公报,中米两国建交。

    ??在所有华清学子都为此激动,议论纷纷之时,盛景却为另一件事而激动。

    ??12月18日,具有深远影响、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

    ??之后几天,她一直关注着报纸上的报道。看着一篇篇报道,她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历史仍然按着原来的轨迹走,这很好,很好!

    ??……

    ??小老百姓的生活只关于油盐柴米,但中米建交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标志着国门真正打开了,所以胡同里的人也都议论纷纷。

    ??消息也传到了环化胡同盛家人的耳里。

    ??这天,李玉芬拿着一张报纸冲进门来,嘴里嚷嚷:“爸,爸,您听说了吗?中米建交了。”

    ??盛爱国的手一抖,刚刚倒的开水撒了大半在腿上,烫得他呲牙裂嘴。

    ??他没好气吼道:“一惊一乍做什么!”

    ??以前老太太还在世,拿着婆婆的身份挑剔李玉芬的出身,利用大杂院里的舆论压制李玉芬,婆媳两个每天都要明争暗斗几个回合。

    ??再加上家里的伙食是老太太管着,李玉芬高不高兴都不影响一家老小的吃喝,李玉芬在家里地位自然不怎么高。

    ??老太太过世后,盛爱国虽然因为工资高,这房子也是分到他头上的,在家里地位高,但不是大事他都不跟儿媳妇计较。

    ??遇着大事儿,他觉得儿媳妇比儿子顶用,也更愿意跟李玉芬商量,听李玉芬的。

    ??再加上伙食由李玉芬管着,她要不高兴,全家都没好饭吃,因此大家都顺着李玉芬。

    ??这就纵着李玉芬的脾气越发大了。

    ??看到报纸的那一刻,李玉芬惊慌失措,心情就忐忑不安,这会儿被公公一吼,她的火气就上来了。

    ??她把报纸往桌上一拍,没好气道:“要不是你们做的事,我能这么大惊小怪吗?看看,这下好了吧,姑姑要是回来,这事肯定瞒不住。”

    ??中米建交的事盛爱国在厂里已经听说了。

    ??他也心慌得厉害。

    ??他哥盛河川因为他们一家对盛景那丫头不好,就给他摆冷脸,一副不想跟他们来往的样子。要是再知道盛景不是李玉芬亲生的,而是换了妹妹盛茹慧家的,他还不定怎么为那丫头讨公道呢。

    ??他顾不得回房换裤子,强撑着一脸镇定地道:“怕什么,只是两国建交而已。隔着十万八千里,他们哪那么容易回来?而且你姑姑也是五十好几的人了,漂洋过海这么多年,人还在不在都难说。”

    ??“退一万步说,就算她还在,一家子回来了,也不一定知道当年的真相。就算知道,他们没有证据也是白搭。反正咱们不承认就是了。”

    ??李玉芬仍忧心忡忡:“您好久没见过盛景那丫头了吧?您不知道,她长得越来越像姑姑了。”

    ??“我妹长得像我妈。后辈长得跟曾祖母相像又有什么奇怪的?她们又不是没有亲缘关系?你用不着这么担心。”

    ??他瞪了李玉芬一眼:“你别这么慌慌张张的,让人看出什么就行。”

    ??李玉芬何止是觉得盛景跟盛茹慧长得像让她担心?她是怕她那个亲生女儿跟她长得像。要只一方长得像就罢了,两个孩子都长得像对方的长辈,就很说明问题了。

    ??可被盛爱国这么一瞪,她干脆不说了。反正当年又不是她换的孩子,就算盛茹慧回来要算账,也只能去地下找老太太算账。

    ??她不冷不淡地顶了一句:“我您就别担心了,您叮嘱叮嘱盛国强吧。他那脑子,被人忽悠几下就把话给套了。”

    ??盛国强确实不如李玉芬精明。在强势的父母和老婆面前,他向来没什么主见。

    ??但这一点,盛爱国却不承认:“他从来不多话。我叫他不说,他绝对不会说。”

    ??十二月下旬,天上正下着雪,只这一会儿功夫,盛国强就觉得洒了水的裤子都快结冰了,腿变得麻木地起来。

    ??他挥手:“赶紧去做饭,我换条裤子。”

    ??等吃晚饭的时候,他对李玉芬和盛国强道:“今年过年,我求求你们大伯,让他给琳琳换个工作。”

    ??当初以过继为条件,盛河川安排盛琳进了废品回收站做临时工。盛爱国知道哥哥因为盛景的事不高兴,去年就没敢张嘴,让他想办法让盛琳转正,或是重新安排进厂当正式工。

    ??他当时想着徐徐图之。这世上终究只剩了他们兄弟两人,盛河川再生气也有气消的时候,到时候他再求求就好了。

    ??而且高考恢复,他更希望盛琳能考上大学,给他争口气,不需要再为此去求盛河川。

    ??奈何盛琳不争气,考了两回都没考上。

    ??倒是盛景,一下就考上了华清大学。两厢一比较,就叫盛爱国气闷不已。

    ??想到这里,向来疼爱孙女的盛爱国就忍不住瞪了盛琳一眼:“你到时候跟你大爷爷说说好话,别跟个木桩子似的,嘴甜一点,乖巧一点。”

    ??盛琳嘴里包着一口饭,木然地点了点头。

    ??吃过饭,盛琳收拾碗筷到厨房洗碗,李玉芬跟了进来:“你跟方旭泽还有没有可能?要是没有,干脆死了这份心。胡同里钱大妈来问过几次了,要给你介绍对象。要是条件合适,你也别痴心妄想了,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得了。”

    ??盛琳长得好看,自己就算是临时工,也是有工作的人;盛爱国和盛国强夫妻又有工作。一家四口就只养盛智一个。在环化胡同这一片,盛琳的条件还是不错的。

    ??因此有不少人给盛琳介绍对象。

    ??一提这事盛琳就烦:“妈,您能不能别催?钱大妈能认识什么有能耐的人?左不过是工厂那些工人,哪一样比得上方旭泽?我才二十岁,又没在家吃闲饭,多等两年怎么了?”

    ??李玉芬叹了口气:“我原先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吧……”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算了,这话就当我没说。”

    ??一提起婚事盛琳就烦心,她根本没心思去探究李玉芬在吞吞吐吐什么。

    ??她洗着碗,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忽然道:“妈,您说我要是生米煮成熟饭怎么样?”

    ??李玉芬吓了一跳:“琳琳,可不能做傻事。”

    ??担心女儿做傻事,她劝道:“你要是能嫁他,那自然最好;不能嫁,你有工作,找一个工厂里的技术工,日子绝对不会差。可你要是因为做傻事得罪了方旭泽和他妈,咱们家肯定会遭到报复。到时候不光你完了,我们也没好日子过。”

    ??“方旭泽他妈可是个厉害人物。要是不厉害,哪能带着方旭泽带给方军长,还把人家老爷子和亲生儿子赶出军区大院?这种人可得罪不起。你别乱来啊。”

    ??盛琳也是随口一说,她也没胆子做那种事。

    ??方旭泽这人可不是好脾气的。如果她敢算计他,不用等他妈出手,他都能让她日子过不下去。

    ??所以这一两年,她虽想跟方旭泽处对象,可因为忌惮这些,两人一年里也见不了几次面。

    ??周月现在考上大学了,跟她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人了,盛琳真担心以后周月出去玩不带自己了。那自己就永远没机会接触方旭泽了。

    ??想到这里,她的眼泪一滴滴地落到了洗碗盆里。

    ??第112章

    ??◎“你真不喜欢方毅啊?”◎

    ??“小景姐, 这是高瑞松,这是鲁小南。”曾奇指着两个青年介绍道。

    ??高瑞松二十多岁, 深冬的季节却衣着单薄, 外面只穿了一件洗得发白看不清原色的单衣,神色拘谨。

    ??鲁小南十七八岁年纪,藏蓝色罩衣上打补丁, 但明显看出里面穿着棉袄。大概因为他是曾奇的好友,神色要放松些。但看向盛景的眸子还是透露着紧张。

    ??“你、你好。”高瑞松结结巴巴地跟盛景打了声招呼。

    ??“小景姐好。”鲁小南的声音却十分清脆,还带着点少年音。

    ??因为卤鸡蛋的生意极好, 瓜子那边也因邵海峰的入伙要大量炒制瓜子, 盛景就让他和耿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向她推荐。

    ??当初他俩去推销瓜子的时候,盛景就提过这话。高瑞松就是曾奇观察了很久的觉得可靠的人。

    ??他上有个生病的母亲, 下有两个孩子, 妻子现在又怀了身孕,一家人靠着他父亲当锅炉工菲薄的工资和他到处打零工,母亲、妻子糊火柴盒艰难度日。

    ??曾奇是去年回城后打零工认识的他,后来又介绍他卖瓜子。觉得这人确实老实可靠,这才向盛景推荐了他。

    ??而鲁小南是曾奇的发小,曾奇了解他的为人。

    ??鲁小南原来在乡下当知青的。曾奇看政策松动,盛景这里又要人, 征求得盛景同意后,就赶紧让鲁小南的母亲给他拍电报让他回来。

    ??耿平虽有推荐名额,但他进城的时间短,对那些小贩不够了解, 担心推荐错了给盛景惹来麻烦。精挑细选下, 他只推荐了一个叫赵锋三十多岁汉子到盛景手下干活。

    ??他在农村倒有老实可靠的兄弟, 但现在农村对人口管得很严。没有正当理由,队里根本不给开介绍信。他那兄弟根本进不了城。

    ??盛景跟高瑞松和鲁小南聊了聊,便给两人派了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