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在线阅读 - 第123节

第123节

    ??唐笑安十分?喜欢猪肉干,提前申请道:“妈,等我高中?住校了你能不能再做一次?”

    ??姜冬月:“能,到时候咱家发达了就?做牛肉干。”  唐墨:“……看把你能的。”

    ??“嘿,唐老黑你是不是有意?见?”姜冬月甩个眼刀,扭头舀汤去了,一顿饭吃完都没搭理唐墨。

    ??唐墨自顾自憋了半天?,憋到夜里洗脚时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我哪儿敢有意?见啊,我就?是觉着吧……我在咱家这待遇没有以前高了。”

    ??姜冬月:“啥??”

    ??“你想想啊,你以前是不是经常给我开小灶?”唐墨坐在床头,作举目远眺状,“那?会儿不管我多晚回来,锅里总有热乎饭,跟我搭伴儿砂光的伙计可羡慕了。”

    ??“今天?啃肉干时我一琢磨,你都大半年没给我加过餐了!”

    ??姜冬月:“……”

    ??“你还?知道那?是以前啊?”姜冬月气得拧唐墨耳朵,“以前你干活儿没日没夜,回到家两眼冒绿光,逮啥吃啥。如今开板厂拉锯,自己掌握着功夫,能跟以前比吗?”

    ??说着用另一只手拍拍唐墨肚皮,“以前瘦得没二两肉,现?在肚子都有点儿鼓起来了,再开小灶更胖了咋办。”

    ??这下轮到唐墨气不愤了:“好啊姜冬月,我现?在不年轻力壮了,身条儿也没以前好了,你就?、就?嫌弃我。”

    ??他边说边用力吸气挺肚子,故作委屈地道,“都是你造的孽,你到底认不认账?”

    ??“滚一边去,”姜冬月绷不住笑骂一句,“老大不小的人了还?耍贫。”

    ??唐墨晃晃脑袋:“略略略~”

    ??夫妻俩难得这样玩闹,压低声音腻歪了好半晌,直到老式挂钟铛铛铛地报时,方裹紧了被子依偎入梦。

    ??……

    ??俗话说“立秋不是秋,天?凉白露后”,过了白露节气,北方乡下的草木渐渐由盛转衰,显出一派即将凋零的繁茂。

    ??田间棒子也一天?黄似一天?,沉甸甸地坠在秸秆上。等外皮干枯泛白,搓动间哗哗作响,籽粒硬得掐不动,乡亲们便三三两两提着家当下地,开始热火朝天?地秋收。

    ??四亩地不算多,而且姜秋红要处理家庭内部矛盾,姜冬月就?没找姐姐组团,只抓了唐笑安的壮丁一起掰棒子。

    ??“像我这样掰,”姜冬月边说边做示范,“碰到掰不动的把皮撕开,棒子一剥就?出来了。”

    ??唐笑安:“放心吧妈,我肯定比姐姐掰得好。”

    ??他去年就?想掰棒子,可是爹妈姐姐都不让,今年姐姐没放假,终于轮到他大展身手了哈哈哈!

    ??唐笑安干劲十足,蹲在棒子地掰了一个又一个,虽然速度比不上姜冬月,但质量挺不错。唐墨锛到地头后折返回来检查,发现?没有遗漏的棒子,顿时高兴得眉开眼笑:“好儿子,爹后继有人了,等你长到爹这么高,给你发一个新?头。”

    ??唐笑安顿时觉得更有干劲了:“爹,我还?想开拖拉机。”

    ??唐墨:“行,今天?就?让你开。”

    ??说到做到,后晌往拖拉机斗装棒子时,唐墨就?给唐笑安简单讲了讲操作,让他在地里慢吞吞地跑了好几圈。

    ??要不是挨了姜冬月的眼刀,他甚至想让儿子直接把拖拉机开到板厂。

    ??“都是土路怕啥啊,又不从?大街走。”

    ??姜冬月:“过桥头怎么办?万一翻了看你找谁说理。真是的,插两根鸡毛就?敢翘尾巴。”

    ??“……”唐墨敢怒不敢言,灰溜溜地跳下车开门。

    ??往年棒子都堆家里,剥皮后一布袋一布袋地往房顶拔,今年他学聪明了,赶秋收之前将木方卖掉,新进的两车木头倒在东边靠墙位置,腾出中?间大片的平坦空地。

    ??棒子晒在这里,既省了装袋拔高的劳力,又能均匀摊薄,晒得更快,不用来回翻倒。

    ??姜冬月有些迟疑:“别的都不怕,就?怕下雨天?积水……”

    ??“没事?儿,”唐墨指了指拉锯机旁边的长条木板,“我准备好板子了,到时候多垫几块砖,底下用厚塑料布兜着,湿不了。”

    ??姜冬月想了想:“行吧,那?咱们剥快点儿,争取早早粜棒子。”

    ??“嗯。”

    ??唐墨和姜冬月都是勤快人,眼里见不得活儿,当天?吃过晚饭就?到板厂剥棒子皮,一直剥到了九点多。

    ??第二天?唐墨去地里拾掇棒秸,全部打成大捆卖给收饲料的。忙活了小半天?,四亩地统共挣十五块钱,合一亩地三块七,将将够买两斤鸡蛋。

    ??啧,还?不够费功夫的……

    ??埋怨归埋怨,唐墨也知道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今年的粉碎机还?是去年那?批款,粉出来十成十一个德性,净耽误种麦子。

    ??他把棒秸便宜处理掉,就?省了粉碎的钱,划算。

    ??卖完棒秸,唐墨回家喝口水,开三蹦子去平村镇买肥料和农药,顺便在十字街店铺购了一袋青苹果。

    ??这种苹果脆甜多汁,笑安特别喜欢吃,给孩子奖励奖励。

    ??唐笑安果然高兴,过完周末去学校时专门带了两个,吃一个炫一个。

    ??这是苹果吗?不,这是他的劳动成果,是他的光荣勋章!

    ??他星期六掰棒子、剥棒子皮,星期天?继续剥皮,从?早晨剥到天?黑,天?黑了拉着灯继续剥。家里那?堆棒子皮,每一片都沾着他的汗水!

    ??鬼都不知道他今天?抓起笔写?字时,右手有多么僵硬……

    ??“咔嚓”,唐笑安咬一口苹果,像仓鼠似的飞快咀嚼,同?时活动活动手指,刷刷刷地在草稿纸上算数。

    ??板厂那?堆棒子剩五分?之一就?能剥完,他先在学校完成作业,回家专心干活,明天?就?可以自由玩耍啦~

    ??唐笑安计划得很?合理,但他上课时爹妈都没闲着,居然偷偷把五分?之一解决了。

    ??“啊,”唐笑安怅然若失,“妈,你怎么不等等我?”

    ??姜冬月笑道:“孩子勤快是孩子勤快,没有大人把活儿留给孩子干的道理。今儿晚上你在家看门吧,柿牛、苹果,还?有厨房那?盆枣都能吃。我跟你爹去板厂笘棒子,用不了多长时间。”

    ??唐笑安:“噢。”

    ??“儿子这脾性真随我。”出了门往板厂走,唐墨一边骑电动车一边自夸,“等笑安长到十七八岁,肯定是个顶梁柱模样,十里八乡的姑娘都待见。”

    ??姜冬月在后座捶唐墨一拳:“别吹了,牛皮都飞西山顶啦。”

    ??“你看看你,没有长远眼光……”

    ??夫妻俩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话,很?快来到板厂,各自拿起平头铁锹堆棒子。

    ??今年他们地里种的是郑单958,芯白籽儿黄颗粒大,不用过磅都能看出来比去年增产。

    ??有些人家选择种旧籽儿,棒子芯发红,颗粒也略轻些。

    ??唐墨颇得意?自己的眼光:“这个958比旧种子强多了啊,一亩地估摸能多打两百来斤。”

    ??姜冬月:“卖衣裳赶时髦,种地也得赶时髦,往后人家粮农门市卖啥咱们买啥,跟着潮流走吧。”

    ??剥干净皮的棒子体积锐减,加上板厂地方大,很?快堆成金黄色的厚饼,被塑料布严实遮笘住。

    ??“完工了,咱们回去吧。”

    ??“好,我来锁门。”

    ??唐墨和姜冬月检查一遍,沿着原路慢悠悠往家走。这会儿差不多九点了,地里街里都没人,唯有一勾残月高悬天?际,泛着凉丝丝的光芒。

    ??走着走着,姜冬月忽然戳戳唐墨,低声道:“老黑,你看前头路边那?个人,像不像是小贵子?”

    ??“嗯?”唐墨放慢速度,用力瞅了两眼,发现?真是唐贵,不过,“他旁边勾肩搭背的那?个是谁?王永富?”

    ??“不像啊,永富没那?么高,也不咋爱喝酒,敢情是他哪个兄弟吧。”

    ??说话间已到了自家巷子口,唐墨拐弯加速回家,进了门立刻砸吧嘴,“小贵子官不大,倒是一天?天?吃饭喝酒的不歇工,爱党、成功都没他人缘旺,啧啧啧。”

    ??姜冬月:“折腾那?么多年,小贵子总算入对行了。”

    ??“……”

    ??唐墨没吭声,心说这算哪门子入对行,猪拱到食槽了还?差不多。

    ??第161章 水泥路  石桥村家家户户都?掰完棒子的时候, 村西那?条路也修好了。

    ??三点五米宽的水泥马路,平坦、光滑、直溜。甭提骑车了,人走在上面都?觉着脚底板舒坦。

    ??新扩建的桥头尤其敞亮, 东西两排护栏粗壮结实,足有半人高。坡度也大幅减缓,上坡下坡比以前省力得?多。

    ??“架桥修路,发家致富,咱们这帮人可赶上好时代了!”

    ??“是啊,往前倒三十年,谁想到?庄稼老粗能走大马路?”

    ??“我看咱村儿这条路比市里的还鲜亮嘞, 再挂俩明晃晃路灯就更好啦!”

    ??“去去去,一把年纪了光想好事儿,哎你们快看, 桥头那?边挂鞭炮了……”

    ??这条路从动工到?完工, 每一步都?在乡亲们眼皮底下进行, 人人都?知道长啥模样?, 然而今天听着喇叭广播围拢过来,众人仍有种眼前一亮的新鲜感, 你点评路面我指点桥墩, 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歪歪!歪!全体村民注意了啊!”陈爱党拿着从学校临时借来的小型扩音器,抬高嗓门开?始喊话, “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石桥村的路政工程,它竣工了!”

    ??“村里面的标语大家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现在路已经修好了, 大伙儿都?加满油,争取跑到?富裕路上面!”

    ??石桥村上次修路还是六七十年代, 全靠青壮劳力抡镐头、铁锹,硬生生刨出来两条黄土路。如今难得?风光一回,在场乡亲很给面子,哗哗哗地鼓掌。

    ??热烈掌声中?,陈爱党把扩音器塞进兜里,拈起一根长香点燃鞭炮,“路路畅通!”

    ??那?串鞭炮是大队干部买来讨彩头的,整整三千响,用?粗树枝高高地挑着悬在河面上。刚一点燃,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立刻炸响,红色碎屑打着旋儿飘散到?平金河里,荡起一圈又?一圈涟漪,平添几分喜庆。

    ??待鞭炮放完,陈爱党和其他村干部简单讲了些场面话,便把主场交给张益友,让他自?己主持节目。

    ??没错,张益友为了竣工仪式专门排练了节目,由石桥村小学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表演。

    ??表演之前,他例行发表讲话,“各位老师、同?学,石桥村的父老乡亲们!”

    ??“今天是国庆佳节,我很荣幸,带领学生们参加活动,见证咱们石桥村的重要时刻!古代有愚公移山,现代有机器压路,其实都?非常不容易……”

    ??张益友习惯长篇大论,一边讲故事一边教育学生,每年期末考试颁奖状,他都?给自?己划二十分钟。

    ??但是今天他要帮学生们照相,回去还要写记录,向教育报投稿,时间有些紧张,所?以骈散结合地讲了两分钟,就开?始指挥节目。

    ??“一年级全体都?有,预备——起!”

    ??红旗挥动,稚嫩的童声随之响起,“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

    ??乡下小学的音体美全靠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兼职教,水平绝对称不上高,加上学生年龄小,所?谓的“排练节目”,无?非是手拉着手一边合唱一边摇头晃脑。

    ??唱到?“大姐姐你呀赶快来”时,松开?向左边招招手,唱到?“小弟弟你也莫躲开?”,向右边招招手,最后?结束时双手捧脸,做个花朵形象。

    ??这套动作着实简单,咿咿呀呀地也算不上整齐,但在场的村民不是学生家长就是学生的叔伯姨舅、街坊四邻,越看小萝卜头们越喜欢,掌声热烈得?把树梢野雀都?惊飞了。

    ??另外两个节目同?样?是合唱,二年级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三年级唱《让我们荡起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