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在线阅读 - 第594节

第594节

    ??葡萄酒算是一个信号,告诉别人圣人并没有因此厌恶驸马。

    ??“多谢圣人。”姚元崇行礼感恩,喜不自胜。

    ??“要说喝酒,少量为宜,多饮有害。”张嫣像是话家常那般,继续说,“原本朕也是好酒之人,只是皇后不愿意朕多喝酒。喝酒对孕育子嗣有害。朕自从得了皇后,从前几年很少喝酒了。”

    ??小张这车速,竟然不动声色地冲上高速。

    ??可把姚元崇吓坏了。

    ??他听懂了其中的意思,干巴巴地说:“臣多谢圣人教诲。”圣人和武皇后生了六个孩子,过来人的经验应该是可靠的。

    ??小姚认为,自己要向老丈人学习!

    ??唔,先定一个小目标,保六冲九。当然,十全十美也很好。

    ??萧靖装作没听懂的样子,指了指两个打包好的食盒,笑着说:“这是圣人赏给你们的好菜,且还家去吧,别等菜凉了。还有一篮子新鲜鸡蛋,都拿回去吃。”

    ??“圣人仁慈!”姚元崇再一次谢恩。

    ??驸马一手提着一个食盒,有劳宫人们帮他捧着一篮子鸡蛋和几坛葡萄酒。聪明人总爱多思多想,两道鱼烧得好,一看就是圣人给女儿吃的,外面的师傅都没有这般手艺。葡萄酒是用太宗皇帝种下的马乳葡萄酿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圣人有一个习惯,他看谁顺眼,便喜欢给谁赏赐葡萄酒。

    ??可是圣人为什么给他一篮子鸡蛋呢?

    ??鸡蛋在穷人家是金贵的东西,但是在贵族家里只是一样很普通的食材。姚元崇即使不去厨房看,他敢肯定公主府肯定有鸡蛋。外头到处都有卖鸡蛋的,鸡蛋对于公主来说一点儿不稀罕。

    ??他猜想,鸡蛋不是给公主吃的。

    ??那会给谁?

    ??“莫非是给我的?”他想不明白,“圣人给我鸡蛋是什么意思?”

    ??鸡蛋,母鸡生的,个头很圆。

    ??突然想到什么,他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圆的东西能滚,莫非是圣人想他滚蛋?

    ??这个想法一出来,姚元崇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在出宫的路上遇到太子,李弘想念妹妹,便停下来跟妹夫寒暄了几句。太子看着驸马篮子里的蛋觉得很眼熟,其中有一只鸡蛋,好像沾了一点儿——

    ??鸡屎?

    ??皇宫特供的鸡蛋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这篮子鸡蛋明显不是宫里的东西。

    ??李弘含笑道:“我们那日去安安的食邑上游玩,这蛋就是她那里产的。如此一来,也算是物归原主。”

    ??姚元崇:原来如此,吓我一跳,圣人没有让我滚蛋的意思。

    ??他的情绪顿时放松下来,回到家里把好菜拿出来,果然安安十分高兴。她见有葡萄酒,更是兴致勃勃地倒了半杯酒,要与驸马共饮。

    ??好酒好菜,怎一人生美事。

    ??安安吃得很开心,夹起来一块白嫩的鱼肉,酸菜鱼真的很滑很嫩。红烧鱼的滋味足,酱汁拿来拌饭简直是绝了。她见驸马在想事情,好心把最嫩的鱼腹肉夹到他的碗里。

    ??阿娘和耶耶去她的食邑查看这件事情,她是知道的。小太平特意写信给她诉苦,说:阿娘只带了五哥,没带我,我很生气。耶耶和五哥去捉鱼,鱼好吃。还有野菜,苦的,不好吃。

    ??这个小妹妹开始上小学,正是学会写小作文的时候。

    ??安安看向驸马,温声道:“这鱼估计是我们食邑上产的,味道确实不错,也是阿娘那里的厨子会做鱼。”

    ??姚元崇:???

    ??他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好家伙,圣人拿他媳妇的东西送给他。这鱼和鸡蛋,哪一样不是他媳妇的东西?四舍五入就是他的东西!

    ??再说葡萄酒这个,葡萄是太宗皇帝种的,圣人就没花过一文钱!

    ??所以今天这么一折腾,圣人什么东西都没出,其实是我哄我自己?

    ??姚元崇咽下嘴里的鱼肉,感慨道:“圣人真是有智慧的人。”安安不明所以,以为驸马夸她父亲,还笑着点头。

    ??幸好安定公主不知道驸马的想法,不然估计她得打人。

    ??姚元崇心想,缺德的人见得多了,能像圣人这么缺德又抠门的,他还真没见过。

    ??这回总算是大开眼界了。

    ??第560章 李治不头疼(92)

    ??◎唐高宗提倡一人一道菜◎

    ??咸亨元年

    ??三月, 关中干旱。

    ??四月,吐蕃攻陷安西四镇, 高丽进犯大唐东北地区。

    ??圣人任命薛仁贵为主帅, 全力进攻青海湖,十余万唐军与吐蕃人对抗。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反击高句丽残余势力。

    ??萧靖看见这天灾人祸, 心快要焦了。

    ??“这回真的是内忧外患。”他跟张嫣说起这事,“我们早有准备,粮草支撑足够, 打仗不成问题。高侃那边我不担心, 老高是个有能力的人,他那边出不了岔子……这次我们提早让薛仁贵带兵上高原训练,唐军不再受到高原反应影响, 作战能力会比以往更高。”

    ??张嫣赞同:“舅舅有远见。”

    ??在高宗皇帝的记忆当中, 薛仁贵虽然有将帅之才,但是这一次大唐对吐蕃的战争没有打赢,十几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原因除了副将郭待封不听薛仁贵的指令,擅自带着辎重和军粮出击,导致行军速度慢,被吐蕃人包围。还因为大唐士兵不适应高原地区的气候,作战能力下降。

    ??很多人高原反应发作起来的时候, 都会有头疼四肢无力的症状。在这种状态下打仗实在是太考验人了。

    ??时人不知道什么是高原反应,但薛仁贵的服从性很好,嘴严不多问。早在一年多之前,圣人让他到青海一带练兵, 他便带兵去训练。

    ??至于什么理由?

    ??圣人做事完全不需要理由!

    ??爱看的看热闹, 边境的老百姓不知道薛将军在干啥, 反正大军来去如风,看起来就是很牛逼的样子。薛将军穿戴着一身寒光凛凛的盔甲,急匆匆地打马而过,这一身装备起码有三十斤重!

    ??薛仁贵之前不懂,后来渐渐品出来好处。他刚开始往吐蕃方向行军,有乏力的症状,他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他都五十六岁了),身体没年轻时候那么好。后来他带人在周边徘徊了半个月之后,乏力的感觉消失了,拉弓的时候手丝毫不软。

    ??“咻”的一箭射过去,直接穿过五层铠甲,依旧有当年“三箭定天山”的功力!

    ??老薛眉宇豁然开朗,跟部将解释:“应当是水土不服,所以身体才会难受。如今适应了,身体又好了。”

    ??副将认同道:“将军说得在理,刚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自己出了什么毛病……”

    ??薛仁贵:“练兵前日,用兵一时,这是圣人有远见啊。”

    ??老大这样说,帐中诸将皆是吹了圣人的马屁,甭管圣人听没听到。圣人的远见不仅如此,因为吐蕃人在四月犯了,唐军正式开拨。

    ??薛仁贵得知关中有旱灾,暗骂狗日的吐蕃人竟然趁火打劫。他庆幸自己有提前练兵,但又忧心军粮供应不足。直到长安传来消息,说圣人命太子监督大军供给,绝对不让将士饿着肚子打仗。

    ??以李弘这个认真的性子,他会把这件事情办好的。

    ??前方的薛仁贵得到足够的粮草补给,心中既感动又窝火。感动的是圣人和太子对他的信任和支持,窝火的是大唐如今在闹旱灾,估计地主家里的存粮也不多。圣人匀了那么多粮草给他打仗,大军有那么多张嘴,一睁开眼睛就要吃,这还不算东北那边的战事——

    ??被军队掏空了粮仓,国内的老百姓岂不是要饿肚子?!

    ??薛仁贵跟副将说:“我们这一仗要速战速决,不能再拖下去。”战事拖延一日,耗损的粮食便要多一日,国内的老百姓要多难熬一日。

    ??早打完早回家,卸甲归田它不香吗?

    ??不是每个人都有大将军的命,能够在战争中搏取富贵。底层的兵卒更多是从民夫当中征来的,他们想念家里的女人和孩子,想要回家。

    ??有个十九岁的小兵吃着烤熟的红薯,突然间落下泪来。红薯的产量大,被广泛推广种植,添加进去粮草当中。

    ??小伙子跟同乡的虎子哥说话,眼里含着泪:“我离家的时候,翠翠刚种下红薯秧子,没等红薯长出来,我就从军了。也不知道这红薯是哪里种的,会不会是我们村里的,会不会是翠翠种的。”

    ??翠翠是他媳妇,他们成婚不到一年。他走的时候,翠翠已经怀上了。

    ??“说不定就是翠翠种的红薯哩。”虎子啃着红薯,连烤得焦黑的部分也没有丢,“我家也有种,不过我家那个懒婆娘,估计她也种不好,够她吃就行了。”

    ??虎子说着家里的懒婆娘,不知道她吃饱了没。

    ??村里人都笑他婆娘懒,虎子倒是一点儿也没有介意。婆娘懒,他勤快不就行了。他跟着薛将军拼命,心想自己要是能拼个百夫长就好了。

    ??……

    ??六月,关中地区开始有流民逃窜。所幸流民的规模不算大,目前在朝廷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圣人颁布两条法令:一是将受灾州县的流民移到别处就食,二是严格管控长安治安,妥善安置涌入长安周边的流民。

    ??圣人这回不跑了。

    ??萧靖记忆里的阿武带着小野鸡跑路,帝后带着文武百官跑到洛阳,却把烂摊子丢给太子,让李弘在长安监国。李弘才二十出头,年轻人忙得像陀螺一样,他开仓接济百姓和士兵,用的是自己的私库。这个孩子在长安苦苦支撑,掏干了心血,所以李弘英年猝死,大概是这一年落下的病根。

    ??当爸妈的怎么能跑呢?

    ??萧靖打死都不跑,逃跑是懦夫的行为。文武百官又不是家里没存粮,在长安勒紧裤腰带照样能过日子。

    ??有大臣建议圣人去洛阳就食,圣人不听。圣人还以身作则,说国难当头,朕要和人民共进退,为表示节俭的决心,朕一顿饭只点一个菜。

    ??张嫣对上大臣们,一脸“我这样办了,你们看着办”的表情。皇帝这种生物一向奇葩,她自己这样做了,希望大家都跟着这样做。

    ??大臣们:“……”

    ??行吧,您都这样说了,我们能怎么办呢?

    ??照着学呗!

    ??赵国公长孙无忌七十几岁,小老头是贞观一朝的老臣,心里嘀咕贞观时候闹大旱那会儿,太宗皇帝都没有那么节俭。

    ??一顿饭只吃一道菜,这也忒磕碜的。

    ??但是他不敢反驳皇帝外甥的主意,他这几年越来越老,却看得明白。圣人性子倔,看着像是好脾气的,实则他定下来的主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长孙无忌不愿意去触大外甥的霉头。

    ??他跟着圣人学,别人也跟着学,长安贵族圈的风气当真节俭不少。什么朱门狗肉臭的行为,压根没有。若是想吃大餐啊,那得关起门来偷偷打牙祭。

    ??唔,出门的时候别忘了把嘴擦干净了。

    ??张嫣有心节俭,刹一刹近年来奢靡浪费的风气。小张想的节俭不是顿顿喝粥,那样不现实。光盘行动在她看来,才是最大的节俭。

    ??她说自己一顿饭只点一道菜——

    ??没错啊,圣人是只点了一道。

    ??长安殿搞的是围餐制,萧靖专门让人做了一张大圆桌,上面用薄薄的石板打磨了一个转盘,比后世饭店的大圆桌差不多。除了结婚分出去吃饭的太子夫妻,大多数时候是四个娃外加两个大人一起吃饭。

    ??得亏长安殿出来的小孩多,家里一人一道菜,一张桌子上六道菜不少了。

    ??主食不算在内。

    ??萧靖让孩子们自己点菜,这样不违背张嫣定下来“一人一个菜”的规则。至于大家一起吃……嗯,分享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太子分出去之后,李贤是长安殿最大的男孩子。青春期的孩子爱吃肉,他点了一道糖醋里脊。这道菜口味酸甜,家里没有谁不爱吃的。李显小时候跟着玄奘法师的时候多,他爱吃素菜,点了一道冬瓜羹。至于李旦和小太平两个,他们兄妹俩头并着头坐在一块儿,居然都选了甜甜的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