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在线阅读 - 第213节

第213节

    ??半月后,兰发黄枯萎,卫瓘将其从盆起,欲救之,发觉其根硕大如蒜,方觉此臭兰实则为蒜。

    ??卫瓘于家书中提及,惶恐至极,以为帝不满已久,借此暗讽。后证帝宠信卫家,缘因帝误将蒜苗当作兰,无知也。】

    ??作者有话说:

    ??“何不食肉糜”晋惠帝,“何不种兰草”晋武帝。后面几句半文不白的,写得不太好,只是表达一下意思。

    ??其实司马炎有时候是个憨憨……他有些事情,很蠢的。皇帝这种顶级高富帅都不下厨房,他怎么可能认识蒜苗呢?

    ??他睁着眼都不认识啊 :)

    ??第220章 司马衷不傻(32)

    ??◎晋太子的亲爹被人看上◎

    ??太子和贾氏女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 在十月十五。

    ??贾充忙着给小女儿贾午准备最丰厚的嫁妆,三女儿贾南风那一头也不能少。他匆匆让韩寿和南风定亲了, 也交换了庚帖, 婚期定得比妹妹还早,在十月初。

    ??因为贾充都不知道贾南风有没有被臭小子搞得怀孕,也不好找大夫来看诊。要是真揣上了, 被人传出去了,全家的脸面上不好看啊。

    ??韩寿愿意照顾南风,于是贾充和郭夫人商量了, 就不给贾南风喝伤身子的药。什么避子汤, 那都是给妾室和通房喝的,说实话就是不把这些女子当人看,喝了之后会影响生育, 每个月里都难受得要打滚。

    ??老父亲不舍得, 南风的模样生得最像他,怎么能让孩子受这样的痛苦呢?

    ??虽然孩子不懂事,被人引着做了错事,但他还是疼爱女儿们的。

    ??鲁郡公府的夫妻俩一合计,干脆让南风快快嫁出去,若是真怀了,成婚后七个月孩子生出来, 也能借口意外早产。

    ??“七个月早产儿能活啊。”

    ??“唉,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贾充后悔自己没把女儿教好,是他做得不对。

    ??小老头的心里非常悲伤,“都怪我引狼入室啊, 要是我不把韩寿带回来, 也许南风就不会学坏!”

    ??唉, 是他的错。

    ??呸,不对,是韩寿这个小白脸的错。

    ??……

    ??府里一下子有两位小姐都要嫁出去了,只有西院的二小姐还没有着落,急得姑娘跟蒙头的苍蝇一样,一宿一宿都没睡着。

    ??二小姐听得院子外头都是下人走动的声音,还有仆妇高声瞎扯的聊天话儿。府里最近忙于采买,好多人都忙得脚不沾地的,先是要照顾三小姐的婚事,还没喘口气,紧接着就是太子妃的婚事。

    ??姑娘抿着嘴,气得快要落泪。

    ??“可我呢?”

    ??“我就不是爹爹生的吗?”

    ??“为什么贾南风都要嫁人了,我还没能安排上呢?”她拿帕子擦了擦脸,“若是因为爹爹厌弃了我的生母,可为什么大姐姐都能当王妃,凭什么我就要家里蹲呢?”

    ??若是大小姐也跟着一块儿惨,二小姐还能勉强安慰自己,她和大姐姐都被恶毒继母欺负,拿着灰姑娘的剧本。

    ??可偏偏大小姐早就跳出府里,一跃成为了尊贵的王妃,还生了世子,呼奴唤婢,好不得意。齐王妃不爱回来鲁郡公府,连带对这位同父同母的二妹妹,也很少关爱。

    ??这么一对比,就好像姐妹们都过得很好,唯独她一人在这儿遭罪。

    ??二小姐再也忍不下去了,她换上衣裳和鞋子,就要去找爹爹讨个说法。她都十六岁了,还嫁不出去,难道要在家里蹲一辈子?

    ??她是个有志向的,不想在家里啃老啊。

    ??前院的贾充正在书房里,他虽然看韩寿不顺眼,但这位准女婿确实能在工作上帮得上忙,什么打杂文秘的活儿,都能干。外加韩寿练过武,干些费劲的体力活,也成。

    ??小老头黑着脸使唤眼前的大帅哥,人不能揍,让他多干点活,总成吧。

    ??“成。”

    ??韩寿没有半句怨言,笑起来有几分风流,他能娶鲁郡公府的三小姐,是他沾了便宜。老丈人喊他做事,他干得那叫一个积极。

    ??有时候累了,夜里南风还会心疼他。

    ??多棒!

    ??他一个转身,就看到有一位年轻的姑娘冲这一头来了,大约二八年华。看着衣着打扮,遍体绫罗,还用得起金玉之物,不像是下人,倒像是府里的小姐。

    ??韩寿是见过府里要当太子妃的四小姐,这位姑娘跟四小姐有两分相似,估计是贾充的另外一个女儿。

    ??年轻人侧身避过了,借口说要下去吃碗茶,贾充摆了摆手,表示知道了。他知道南风不喜欢他跟别的女人眉来眼去的,他就不留下来了。

    ??大家都是青年男女,万一倒扣一个屎盆子下来,算谁的锅啊!

    ??大帅哥笑得可亲,迈着两条大长腿,就轻快地躲了出去。他的身姿如同天上的飞鸟,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无意,却撩得一湖春水都乱了。

    ??二小姐看着他离开,还喃喃道:“他真好看啊。”

    ??“好看也关你屁事。”贾充气得女儿们都被一张小白脸迷住了心窍,“那是你三妹夫,刚跟南风定了亲的。”

    ??“哦。”好可惜啊。

    ??二小姐的心里都是刚才见的美男子,忍不住就嫉妒起来,大姐姐是王妃,四妹妹是太子妃,连最不出众的贾南风也能和这样标致的男子定亲?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是不好主动过问亲事的。但二小姐的亲娘说不上话,她急着要找个依靠,也顾不得矜持,只能自己来问贾充。

    ??她让丫鬟婆子都退了下去,只问亲爹:“爹爹,我都十六岁了,您有没有什么盘算啊?”

    ??“有啊。”贾充很认真地点头。

    ??他是记得二姐儿的,他看上了麾下的几位副将,都是年轻有为,能打能砍的好儿郎。他有心将二女儿嫁给其中一位,在武将集团也插一只脚。

    ??贾充是人生理想就是当权臣,在大老板面前耍耍嘴皮子,逼逼赖赖就能当官。

    ??叫贾充去打仗?

    ??比杀了他还难受啊!

    ??他不像卫瓘那样有真才实学,文能写得一手好书法,武能平定叛乱。贾充全靠揣测大老板的心思,一味地投机耍手段,才得到今日的荣华富贵。

    ??越是高位的人就越惜命,要是再打一回仗呢?他还能活着回来吗?

    ??好不容易从边关回来,生活的毒打让贾充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大官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得在武功上有才能,才能苟住性命。

    ??可是他都五十岁了,再叫他学武术学兵法,他也学不来。

    ??于是他把目光看下了下一代,他没有儿子可以替他上阵,但他可以有女婿啊。

    ??“齐王的腰身比我还细,一看就是文化人,也不能上战场。”

    ??“太子就算了,太子从不会离开国都,帮不上什么忙。”

    ??“韩寿?这小子也爱投机的,别以为他想吃软饭,我看不出来。”

    ??那就唯有二女婿了。

    ??贾充对于未来的二女婿,那是寄予厚望的,必须仔细挑选才成。他想要和武将人家结亲,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万一又要打仗了,有二女婿在旁边帮着,他也容易苟啊。

    ??苟一苟,就能保住小命了。

    ??二女儿的婚事,他跟郭夫人聊过两句,还想让夫人跟二女儿说说。可是郭夫人不乐意,她不想替别人生的那块肉操心。

    ??继母干这种事,干好了是本分,干不好就是罪过,若是二小姐婚后不幸福,人人都会反骂她郭氏是恶毒继母。

    ??那她得多冤啊!

    ??“你家的二姐儿,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一向看我不顺眼,我说了她也不听,倒以为我是害她的。”

    ??“什么你家我家的,都是自家家里的姑娘。”

    ??“反正我不干,你自己去跟二姐儿说。”

    ??“说就说,我说的,二姐儿肯定听的。”

    ??贾充满怀信心地跟二女儿说了,还带了人选的画像回来,一个个都生得健壮高大,能提刀能打拳的那一种壮小子。

    ??是杀过人见过血的将军苗子!

    ??二小姐见父亲答应得爽快,还以为自己的婚事有靠。她笑得灿烂,还挽着父亲的手臂,说爹爹真好,爹爹果然是疼她的。

    ??直到……

    ??她看到了画像上络腮胡子的大叔,看着好黑好老,比她大了十岁不止。二小姐要夸赞的话顿时止在了嘴边,委屈极了。

    ??多日以来的憋屈一下子爆发出来,眼泪全飙出来了。

    ??“爹爹想要我嫁给这种人?”

    ??“大姐夫、太子和刚才见的三妹夫都是肤白俊朗,轮到我这儿,就嫁给这种黑黢黢的?”

    ??“爹爹,你真的是太偏心了!”

    ??贾充:“……”

    ??“哪里有这样的事,人家才二十五,还年轻呢。”他好言好语地安慰二女儿,“人家混军功的,是晒得黑一些,但还没你爹黑呢,比我白多了。”

    ??二小姐看看贾充的老脸,又黑又皱,一点儿都没被安慰到,反而觉得更伤心了。她爹那么黑,比她爹白一点,那也白不到哪里去啊?

    ??她扭着帕子,“爹爹你不疼我了,您能不能换成那种好看一些的,年纪再大点的,我也不嫌弃。”

    ??贾充皮笑肉不笑地问:“那我送你进宫,伺候陛下如何?陛下才三十几岁,生得好看,也不算老。”

    ??“好,好吧。”

    ??二小姐故作矜持地犹豫了一会儿,眼神里都是喜悦,她是乐意去当娘娘的。宫里的富贵何人不知,顺带能踩贾午一脚,那就更高兴了。

    ??“呵呵,可惜你爹我还没有这种本事。”

    ??贾充脑壳疼,他的女儿一个两个都长歪了,连二姐儿看着也不聪明。皇帝的后宫是这么好混的吗?

    ??二姐儿生得一般,勉强能算是俏丽,距离大美人还有很大差距。更何况四姐儿当了太子妃,晋武帝就算是昏了头,也不会让二姐儿当妃嫔的。

    ??是谁给她的勇气?

    ??他毫不留情地批评道:“你生得不美,想得倒是挺美的。”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