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二嫁东宫在线阅读 - 第107节

第107节

    ??这话令赵玥好奇,“何为放任?”

    ??夏文公:“玉不雕不成器,淼淼需耗心雕琢打磨,阿瑛天资聪慧,过于雕琢反磨了他的灵性,且先瞧瞧他,再加以引导。”

    ??赵玥点头,赞许道:“先生有心了。”

    ??夏文公端起茶盏,“这俩孩子老夫都喜欢,一个性子跳脱活泼,一个沉静,说起来,淼淼倒是适合武学,阿瑛坐得住,适合文士。”

    ??赵玥笑道:“先生有所不知,阿瑛周岁时曾抓过木剑。”

    ??夏文公颇有些诧异,“当真?”

    ??赵玥点头,“当真。”

    ??夏文公捋胡子,“虽说抓周并不代表什么,不过偶尔也有预示。”又道,“今日陛下同老夫说起这茬,往后自然会引导兄弟俩多加爱护对方,方才能兄友弟恭。”

    ??赵玥欣慰道:“我正是此意。”

    ??夏文公提醒道:“陛下夫妻也要多加引导,有至亲言传身教,自然事半功倍。”

    ??赵玥:“受教了。”

    ??于是夫妻二人为了避免兄弟往后狗咬狗,彻底向他们灌输兄友弟恭的理念,崔文熙用粗暴简单的方法跟老二说:“阿瑛,淼淼是不是很笨,连《三字经》都不会背。”

    ??老实的赵旭点头,“阿兄是有点笨。”

    ??崔文熙甩锅道:“昨日你爹把夏文公训斥了一顿,说他老不中用,连《三字经》都教不会。”

    ??赵旭欲言又止。

    ??崔文熙出馊主意道:“不若你去教淼淼?”

    ??赵旭:“???”

    ??崔文熙:“你看,淼淼不仅把夏文公给气着了,还把我和你爹给气着了,他若再这样下去,万一我们都不要他了,那他该怎么办?”

    ??赵旭:“……”

    ??崔文熙:“我们把他扔出去好不好?”

    ??赵旭默了默,“阿娘还是留着吧。”

    ??崔文熙:“既然你要留他,便由你教他《三字经》,若连你也教不会,就把你俩一起扔出去。”

    ??赵旭:“……”

    ??跟大人说话果然处处都是坑!

    ??作者有话说:

    ??赵旭:阿兄,他们大人好阴险,把我俩捆绑销售了。

    ??赵熠:弟弟说什么我都听!!

    ??赵旭:我若挨打你替我抗。

    ??赵熠:我的作业你给我抄。

    ??赵旭:。。。。

    ??好叭

    ??第76章 番外十三

    ??◎未来可期◎

    ??于是三岁的赵旭为了自家阿兄不被扔出去捡破烂, 努力当他的老师教他学《三字经》。

    ??起初赵熠死活不愿学,后来赵旭同他说如果背不全《三字经》,他就会被爹娘扔出京城卖给异族为奴。

    ??赵熠怂了。

    ??还别说, 小子当真用起功来。

    ??赵旭硬是教了半月,老大连做梦都在念《三字经》, 才把它彻底背全了, 不仅如此, 连意思都略懂了些。

    ??夏文公甚感欣慰。

    ??崔文熙也感欣慰。

    ??赵玥无比欣慰。

    ??兄友弟恭, 莫过于此!

    ??于是乎,夏文公不再区分二人大小, 索性一并教学, 每当赵熠跟不上时, 便让老二辅助他的功课,不出意外总能事半功倍。

    ??屡试不爽!

    ??随着二人的成长,夏文公也在教学途中观察到了两人的不同之处。

    ??赵熠虽然资质平庸了些, 却会哄人,哪怕他淘气又顽皮, 却能一边气你一边哄笑你;赵旭聪敏过人,则没赵熠那般会来事, 不屑与人周旋, 只注重个人专注力。

    ??事实证明陈平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当初推荐他来有一定的道理。

    ??夏文公脾性古怪, 心思却细腻,发现赵熠擅周旋后, 给他定制了中庸之道的驭人权术。而赵旭则还在观察中, 暂时没发现他对哪方面有兴致, 有待开发。

    ??目前天下太平, 宫里头也仅仅只有两位皇子,赵熠身为嫡长子,是未来的储君,所学的皆是帝王心术,驭人尤为重要。

    ??资质平庸些不打紧,只要会用人,总能汇聚人才为我所用,这才是一个君王应有的品格,会驾驭人,懂得制衡术,能把人心扭成一条绳可是一门大学问。

    ??要知道当初赵玥能得良臣拥趸,很大一部分还是武帝给他打下的基础,倘若靠他自己去收揽,只怕还得花些时日才能得用。

    ??现在赵熠承父辈,只要赵玥不出岔子,父子接力多半能很好地延续下去。

    ??而要让群臣服气,则需要个人魅力与德行风骨,故而夏文公为赵熠量身打造中庸之道的驭人制衡术,为他以后的前程铺路。

    ??驭人与制衡都是一门大学问。

    ??夏文公同赵玥说起这茬,二人为赵熠的教学秉烛夜谈。

    ??赵玥从来不会回避帝王术,因为这些都将是赵熠日后需要去面对的,他也很赞同夏文公所谓的中庸之道。

    ??就像父亲赵君齐那般,虽然资质平庸,声誉却极佳,倘若当初能遇到夏文公这样的老师,东宫应不至于如履薄冰。

    ??儒家遵循立嫡立长,赵玥对老大寄以厚望,而朝廷里缺的从来不是士族,而是名将。

    ??当年武帝极其好战,在军事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只是遗憾延续下来的子嗣没有一个能承他的志把匈奴打得满地找牙。

    ??这些年朝廷休养生息,赵玥虽然不是好战之徒,骨子里却也有开疆扩土的狼子野心。只不过打仗要烧钱,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充盈国库,为开疆扩土打下根基。

    ??万分幸运的是当初崔文熙嫌弃的老二给他们带来了惊喜。

    ??赵旭在六岁时夏文公经过一系列引导,发现他对军事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致,特别喜欢听武帝打仗时的趣闻,还会刨根问底问一些他回答不出来的问题。

    ??夏文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军事这块不甚熟悉,可以说是短板。

    ??他把这事跟赵玥说了,赵玥不禁有些小兴奋,试图把老二往军事上引导。崔文熙对此大为不满,二人第一次因为教育问题发生分歧。

    ??没有哪个做母亲的愿意把孩子推向战场,崔文熙无法接受赵旭往后的出路在战场上拼杀。

    ??二人立场不同,发生争执。

    ??后来赵玥妥协了,退让一步,看赵旭自己的选择。

    ??然而有些人天生就是名将之才,赵旭完好地继承了武帝骨子里的逞强好斗,些许军书给他讲了一遍就能牢记于心,并且兴致浓厚,会自主询问关于军事方面的知识,如饥似渴。

    ??面对他对战争军事的热忱,崔文熙一时陷入两难,她既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又不想约束他的志气。

    ??最终崔文熙纠结了许久,才放任他遵循自我意愿。

    ??赵旭选择了军事战场。

    ??军事这块学识夏文公没法教,赵玥请来以前跟随武帝的老将,彻底把他培养成军事储备力量,为以后征匈奴做准备。

    ??从此兄弟二人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一个学帝王术,一个学军事。

    ??相比赵熠的所学范畴,赵旭有时候还能出宫去军营体验一把野性的力量。

    ??那个男生女相的儿郎,骨子里的逞强好斗被简单粗暴的摔打博弈唤醒,他仿佛天生就为战场而生,终将成为大梁史上绚烂夺目的一颗明珠。

    ??当赵君齐夫妻日渐衰老时,赵玥夫妻正直壮年。

    ??他们把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大梁,就如同赵玥最初所言那般,他的一生都很忙,从四岁被迫参与政斗之始,便是一辈子的劳碌命。

    ??当年的武帝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很好地接过手,没有出任何岔子,并且日夜勤勉,心中装着武帝未完的遗志,扩张大梁版图。

    ??现在他的所有付出只为强盛国力,为子孙铺路。

    ??这样一个用家国占据生命大半部分的人,自然没有什么空闲去享乐的。

    ??后宫里成员简单,他无需太费心思去周旋应付,有时候忙碌了一天回来,能享片刻温情脉脉便觉满足。

    ??崔文熙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他们会说说两个孩子的琐碎,也会说说女学的情形,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后宅争斗,也没有上一辈的尔虞我诈算计。

    ??这样的日子赵玥过得特别舒坦,他也容忍不下那些内斗,因为他本身就是政斗高手,任何算计落到他手里,还没开场便是终局。

    ??在这方面崔文熙其实也不差,不过她对女学更为热忱。

    ??现在女学已经从京城扩张到周边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开始有更多的女郎主动走出来承担家庭重担,成为支柱。

    ??这些年国泰民安,家庭稳定,流民便少了,百姓安居乐业,人口增添,税收稳步,国库自然充盈。

    ??两口子特别勤奋,从而做表率带动百官跟着内卷。

    ??升职加薪它不香吗,还把时间耗在后宅里作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京中皆以一夫一妻为荣,并且随着女学的促进,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以微妙的速度提升少许。

    ??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度,它虽然有许多不足,却在稳步给百姓带来富足安稳,至少在赵玥的永和年间,一切都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

    ??未来可期。

    ??作者有话说:

    ??明天最后一更,讲一下两崽成年后的相处模式,

    ??一个镇守家业,一个开疆扩土

    ??第77章 番外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