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她的1979在线阅读 - 第32节

第32节

    ??她将阿晶领到自己房间,关上门,低声问:“你现在还有去做生意吗?”

    ??阿晶点点头:“有。现在好一点了。”

    ??也许是因为到了年关的缘故,屡禁不止的农村集市又热闹起来了。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上面选择睁一只闭一只眼,阿晶就抓住了这个空档,织了些应时景的大红围巾手套,跑到一个一个集市上去买。

    ??陈兰君听了高兴:“这样的话,你可以不用为钱烦心了。要不,下学期回来上学?”

    ??阿晶摇摇头,表情有些为难。

    ??犹豫了片刻,她说:“兰姐,其实我有点想带奶奶离开这里。我姑姑听说了我和奶奶的事后,写了封信来,把我爸骂了一顿,又说,如果我愿意,可以带着奶奶去投奔她。”

    ??“也是个思路,”陈兰君说,“你爸爸不说打骂,肯定没什么好脸色给你们看。是有什么担心的吗?”

    ??阿晶叹了口气:“是,姑姑家条件也不太好,她是嫁到南边的一个小渔村去了。”

    ??陈兰君挑了挑眉:“什么小渔村?”

    ??“好像是在一个叫……叫,”阿晶想了想,说,“叫葆安的县,听说比我们县还要穷呢。”

    ??第33章

    ??这个地名, 可谓是如雷贯耳。

    ??十多年之后,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将会火遍大江南北。“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个圈,就是葆安。

    ??虽然在阿晶的印象里这地方还是县, 但人家现在已经光荣升级,成为“市”了, 鹏程市。此后的年份, 这座城就真如大鹏展翅一般扶摇直上。

    ??陈兰君伸出双手,将阿晶的手握住,诚恳万分地说:“去,一定要去。”

    ??最好是能把户口之类的也落过去!弄块地, 十多年后, 就能荣升为包租婆包租公,腰间挂着一大串听令哐当的钥匙, 穿着夹板鞋,一身t恤,穿梭在城中村里去吃烧鸭饭。

    ??这样热切的态度, 令阿晶一愣, “啊?”

    ??“听我的,”陈兰君说,“你别看那地方现在不起眼, 但是人家位置好,隔壁就是香江!区域位置好, 但凡你费心, 一定能很快挣到钱,足够你奶奶养老, 你自己之后再继续学业。”

    ??夏天刚重生之时,她是想过要不要去鹏程市赚一波外快的。转念一想,她在那里人生地不熟,也没有可靠的亲戚朋友,光是适应就要费去好长的时间,风险大,于是便暂时推迟了去那里的计划。

    ??“我原本是打算高考完后,去那里看一看,能不能抓到什么机会。如果你先去,就最好了,到时候我也不至于两眼一黑的抓瞎。”

    ??“咦,是这样吗?”

    ??阿晶若有所思,于她而言,陈兰君是有恩的,倘若自己能为陈兰君做些事,那就再好不过。另外……她轻轻扫了眼自己手上的手套,因为陈兰君的提点,这不起眼的编织才为她赚来了奶奶的药费。对于陈兰君的眼光,她是相信的。

    ??迟疑几秒后,阿晶痛快地点了点头:“我相信兰姐的建议肯定没错,那我就回信给我姑姑,告诉她等天气暖和了,我就带奶奶去投奔她。”

    ??“一定没错的。”

    ??见阿晶下定决定,陈兰君索性扯来一张白纸,写写画画,替她作计划。

    ??虽然阿晶姑姑在信里说她会负担阿晶和奶奶的开销,但几个月或许可以,长期下来,阿晶姑姑肯定是会有压力的。因此阿晶到那里之后,应该尽快开始赚钱。

    ??“养鸡或者种植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陈兰君分析说,“一来,现在那里在开展建设,去的人多,要吃肉、吃青菜,二来以后产量高了,可以卖给香江人。这边卖两毛,跨过河,就能卖两块。”

    ??“缺点嘛……你在那里是没有地的,不太好大规模种菜,要么还是养鸡?这个对土地没有要求,你奶奶倘若身体精神不错,也能帮帮忙。就是前期苦点累点。”

    ??阿晶连连点头。

    ??陈兰君分析完利弊,问:“你自己呢?倾向于哪一种?”

    ??“其实,”阿晶鼓起勇气,“我想问一问,如果你是我,你会选择哪一条路?”

    ??陈兰君将笔放下,凝神想一想,说:“我的话,可能会走一条风险和收益并存的路。”

    ??“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也行。”

    ??陈兰君笑起来:“我大概,会想方设法开一家服装厂。”

    ??虽然一分钱没有,但她也想试一试化缘化出一座服装厂。

    ??设身处地想了想,倘若她是阿晶,安顿好奶奶之后,就会天天往关口火车站跑,接触过路的香江商人,看有无愿意投资在当地开工厂的。

    ??“可是香江那么繁华,他来我们这开工厂干什么?”阿晶很疑惑。

    ??“我们在人工、工厂租金方面有绝对优势。”

    ??陈兰君说:“打个比方,我给你二十块一个月,让你进厂当工人,你干不干?”

    ??“是我肯定干。”

    ??陈兰君轻轻一笑:“可是在香江,没有两千块,别想请到一个工人。我问你,倘若你是香江老板,你愿不愿意到内地办厂?”

    ??阿晶点点头,恍然大悟:“差别竟然这么大么?”

    ??“目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正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三来一补”企业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进来的是原材料,出去的成品。双方采取的合作形式,通常是内地出厂房、人力,香江出机器和原料。

    ??“这事虽然不容易做成,但做成了会有一个好处。”陈兰君说,“一旦你能帮着你姑姑家所在的村落弄来一座工厂,让他们成为工人,有稳定的高收入,之后,你就可以在这个村横着走。”

    ??香江那边的平均人工以千为单位计算,内地这边以十为单位计算,通常而言,这种“三来一补”企业给工人的工资会非常可观,上百元一个月的工资随便开。这可比郑梅的队社企业效益好多了,毕竟人家是销往发达地区。

    ??陈兰君看一看阿晶,见她一副严肃思考的神情,怕她被自己蛊惑得头脑一冲动就去实行,连忙泼点冷水。

    ??“我嘴皮子上下一翻,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做起来,是件很难的事。如何取得香江商人的信任,如何取得村里的同意,如何解决运输问题,都是件难事。但凡有一个环节没做到位,这件事就做不成。”

    ??阿晶点点头,忽然起身,朝陈兰君鞠了一躬。

    ??“欸,你这是干什么?”

    ??“不管怎样,谢谢兰姐教我。”抬起头,她的眼眶微有些湿润,“你对我的好,我都记着,虽然现在只能嘴上说‘谢谢’,但以后我一定会用实际行动表示的!”

    ??“你……”陈兰君微笑着给了她一个拥抱,“好呀,我期待着,但你先好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然后再说。”

    ??七天寒假一晃而过,返校那一日,大家就迎来了许多新变化。

    ??第一件事,晚自习时间调整为十二点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了激动的心情,是高兴的激动。终于不用再被窝里打手电筒看书了!

    ??第二件事,学校给每个毕业班都订阅了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期刊。据说是因为得了捐款,因此特意慷慨地定了这些杂志。“你们有空就多看看,”秦老师苦口婆心地说,“里面有不少素材对于写作文很有帮助。”

    ??元宵节那日是星期五,由于学习紧张,又才刚从家里来,陈兰君便没打算回去。

    ??因是元宵夜,晚自习不强制要求参加,方便县城的同学回家吃汤圆。

    ??下午下课,刘黎的指节在陈兰君的桌子上敲了敲。

    ??“喂,晚上有空没,去我家吃汤圆?”

    ??“可以啊。”陈兰君欣然答应。

    ??“那个什么……”刘黎摸摸鼻子,说,“要么你问问曹红药?她要不要去?”

    ??陈兰君就笑起来。

    ??“笑什么,再笑你也别去!”

    ??伴着晚霞,陈兰君与曹红药一起到刘黎家作客。

    ??她家住在家属院里,进去时还登记了身份。

    ??汤圆是花生馅的,皮很软,陈兰君正陶醉于美食,刘黎就在一边催促:“快点吃。”

    ??“怎么?有事?”

    ??“反正快点。”

    ??紧赶慢赶将半碗汤圆吃完,刘黎和家人打了声招呼,拉着陈兰君和曹红药两个人进了房间。

    ??将房门合上,刘黎神秘兮兮地从柜子里抱出一台东西。

    ??“你们看,这是什么!”

    ??“收音机?你从哪里弄来的?”曹红药吃了一惊,凑过来瞧,她还是第一次见着这样的收音机。

    ??“哪里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搜到了很好听的音乐!”

    ??刘黎得意地向她们展示,将收音机上的按钮调到一个频道。

    ??“滋滋滋”一阵电流声。

    ??陈兰君已经猜到几分,开玩笑说:“怎么,你发现可以用收音机听大浪淘沙?”

    ??“才不是!”

    ??刘黎皱着眉,将收音机拍了拍,里边终于播放出声音。

    ??不同于之前学校大喇叭里播放的各种红色歌曲,此刻从收音机飘出的声音格外柔和: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第34章

    ??来自宝岛的歌声, 着实令这时的人们耳目一新。

    ??曹红药原本对于歌曲之类的不感兴趣,因此最开始还有些走神,然而听着听着, 她不经感叹:“原来歌还能这样唱?挺好听的。”

    ??“是吧!”刘黎的语气很兴奋,“是真的很好听。”

    ??一曲终了, 电台播放其他节目。

    ??刘黎仍沉浸在方才的歌声中,她坐在椅子上, 往前轻轻摇晃着。“外面还有那么多新鲜事, 真想去看一看。”

    ??“那也等你考完之后才有可能。”曹红药很务实地说了一句。

    ??刘黎瞪她一眼,转头朝陈兰君抱怨:“你看看这个人——”

    ??陈兰君笑着打圆场:“好啦好啦,你若真想以后去看更多的新鲜事,不如先把英语学好, 以后有机会出去, 至少好与别人交流。”

    ??“是哦,”刘黎忽然想到一事, “你们说,我去念英语专业,以后去当外交官, 满世界跑, 怎么样?”

    ??曹红药建议:“那你高考得把英语考好了。”

    ??这年头的英语并不计入高考的总分,只是在大学录取学生时作为参考,因此许多志不在学英语的同学, 现在都不大复习这个了。

    ??陈兰君也笑着说:“很好,这样远大的志向, 一定能倒逼你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