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在线阅读 - 第9节

第9节

    ??第16章 靠自己

    ??玉宽倒是深受启发:“娘亲说的对,妹妹这么懂事,将来亲事上可不能受委屈,最起码也要找个冯家二公子那样的才行。”

    ??这回轮到冯氏头疼了,儿子你就算是中了进士,咱家想攀冯家也差的有些远了。

    ??还好,绵绵很有自知之明,吐了吐舌头说:“我的亲哥唉,你就算这会中状元,咱们跟人家的家底也没法比。这话以后可千万别再提了,没的让人家笑话。”

    ??“这有什么好笑的。”玉宽垂着头嘀咕一声,他心里觉得自家妹妹能配的上天下最好的男孩子。

    ??绵绵看着自己的傻哥哥叹气:“人家肯定会笑话咱爹娘不会教孩子。”

    ??虽然她也觉得那个小公子哥长的很帅气而且脾气也好,但门当户对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

    ??人嘛,最主要是有自知之明。在这一点上,绵绵觉得自己还是挺有数的,长的帅的公子哥,偷着瞄几下养养眼就罢了,至于别的那是想都没想过的。

    ??冯氏觉得这里头的曲折一时半会也掰扯不清楚,立马转移话题道:“你白多吃了两年饭,还不如你妹妹明白。别光想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赶紧把野鸡收拾利索回屋练字去。从今儿起,你每天多练二十张大字。你以为考科举那么容易呢!”

    ??闻言,玉宽麻利的把野鸡弄干净剁成块,然后把烧火的重任交给妹妹,自己回屋练大字去了。

    ??也是搬到城里来之后,绵绵才知道自己这个便宜哥哥看着不着调,其实已经把蒙学要学的《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都倒背如流了,还能写一手规整的大字。

    ??给他启蒙的正是自己的便宜娘冯氏,而这些事情貌似陈家老宅的人都不知道。

    ??绵绵熟练的烧起火,一边烧火一边在心里吐槽,原主到底有多粗心才一点端倪都没发现,也或许是另外几人刻意瞒着她,毕竟原主的个性实在有些迂腐。

    ??听便宜娘说,她以前给小姐们做过伴读丫鬟,所以会一些简单的蒙学。

    ??怪不得人都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呢,一般百姓家的女孩子别说读书了,绝大部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或者说,好多女孩子连个名字都没有。

    ??看着灶眼里升腾的火苗,绵绵揉了揉脑袋,她虽然有名字,可也不想当一辈子的烧火丫鬟,要怎么样才能改变现状呢?

    ??而冯氏也觉得自打那次磕到头以后闺女好像越来越聪明了,她就说嘛,自己跟孩他爹都不是笨的,生的女儿能差到哪去!

    ??周氏虽然上午那会走了,到了晚间还是被请了过来,一同来的还有二伯父陈培贵。

    ??乍见到二伯,绵绵都没敢认。

    ??以前在老家,他总是穿的灰扑扑的不说,因为心事重的缘故耳后都有了白发。

    ??今儿一见,身穿湖蓝色短打黑色厚底布鞋衬的很有精神,头发梳的整齐油亮,言谈间也十分爽快的样子,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陈三也替自己的二哥高兴,拍着他的肩膀说:“咱哥俩也算是同命相怜,都是爹不疼娘不爱的,以后老家那些破事咱们就不掺合了,咱们就在这城里好好混。”

    ??陈二附和着点头:“行,咱哥俩好好混,就不信混不出个人样来。”

    ??这边哥俩在那里慷慨陈词,那边妯娌两个则说些家长里短。

    ??周氏皱着眉头道:“这城里开销也太大了些,每天一睁眼就得花钱。连棵葱都得花钱买,柴禾都要买,以前在村里哪用的着花这个冤枉钱。”

    ??“唉,城里就是这样,什么都贵。我们家多亏了有他们兄妹俩出去捡柴禾,要不也得花钱买。今年是来不及了,我预备等开春后就把房前屋后的种上点菜蔬,能省一点是一点。你家还好,二哥在衙门做活好歹旱涝保收。我们家老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一点也不稳当。”冯氏叹道。

    ??周氏笑着说:“这不还有你吗,你有那么好的手艺,光做绣活就能养活这一大家子了。”

    ??冯氏笑笑没有说话,只是把面前的一盘菜往她那边推了一下:“别光顾着说话,快吃点菜,天冷,菜一会就不热了。”

    ??虽然已经远离了陈家村,但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让周氏始终没有把筷子伸向那碗鸡肉,她夹了一筷子白菜吃了后忍不住点头:“弟妹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这白菜炖的可真香。”

    ??“这可不是我炖的,这是绵丫头炖的,我一个没瞅见,好家伙,放了半勺腥油,能不香吗?”冯氏笑着调侃。

    ??而绵绵丝毫不以为然,从上桌开始就端着碗扒菜,野鸡肉虽然柴了点,但有肉吃就不要挑那么多了。

    ??周氏看着绵绵夸道:“不是我说,你们家绵绵一个比我们家俩丫头加起来都强,又能干又聪明,家里的活是一把好手不说,见了生人也大方。我听老三说,你生孩子那天多亏了这丫头向路过的贵人求助,换成我家这俩,遇到事除了哭就是哭。”

    ??“别提了,这丫头随她爹,性子野。瞧小云跟小霞多文静啊,这样的女孩子长大了才招人疼呢。”

    ??绵绵一直低着头吃菜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女人啊,你要夸别人家孩子怎么夸都无所谓,不过能不能别贬低自家闺女……

    ??就着鸡汤和油渣炖的白菜,绵绵啃了半个馍馍,然后就下桌到一边去了。

    ??今天上山耽搁了不少时间,她要趁着这会家里多点了两根蜡烛把今天落下的活给补上。

    ??前世父母走的早,她习惯了凡事都靠自己。即使穿越后她多了父母双亲和一对兄弟,但骨子里还是喜欢靠自己。

    ??“哟,绵绵才几岁啊就会打络子了,这打的可真好。”周氏夸了一句,然后看了一眼自家闺女:“可惜我这俩丫头都是手笨的,教也教不会。”

    ??冯氏笑着说:“绵绵也就会最简单的两种,谈不上手巧不巧,练熟了自然就会了。为了给她练手,糟蹋了我好多丝线呢。就这络子,铺子里收一文钱一根,除掉买线的钱,一百根也就能挣三十文。她一天也就打个五六根,一月下来挣的钱还不够自己零花呢。”

    ??第17章 学字

    ??“那也总比闲着强。”周氏一边说一边瞄着自家闺女,下定决心回家后要好好历练一下她们。她们在县城既不种地也不养家畜,大把的闲工夫。一天挣一个铜子,还能买个烧饼呢。

    ??浑然没有察觉把堂姐给坑了的绵绵正在哼哧哼哧的继续努力,好不容易打完一根,一抬头看到两个堂姐都在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小云比妹妹略活泼些,睁大眼睛看着绵绵手里的络子:“绵绵你真厉害,会打这么好看的络子。”

    ??在小云看来,绵绵比村里人打的都要好看,怪不得那些人的络子都没人收呢。

    ??看着手里有些粗糙的吉祥结,想到前世自己在巅峰时期打的中国结要比这个复杂精致一百倍,绵绵有些心虚:“我打的不太好,还不够匀净,也不会变花样。其实这个很简单的,你们想学,我可以教你们啊。”

    ??说着,从竹箩里拿出一团丝线分给俩人一人一根:“我先教你们几个基础的编法,等你们练熟了再打络子就简单多了。”

    ??绵绵一直觉得自己算不上手巧的,只是前世在学校有段时间特别风靡用各种彩绳编手链和一些中国结,她那个时候也跟风学过一阵,还曾编过很复杂的团花图案。时间长了虽然很多图案的编法忘了,但是最简单的结扣打法她还是记得的。

    ??她先教两人怎么打醡浆草结,等两人学会后,又开始教她们怎么用四个醡浆草结编成一个如意结。

    ??两个堂姐学的很认真,绵绵教的也很仔细。

    ??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自信,绵绵觉得相对于两个堂姐自己绝对算心灵手巧那一列的。

    ??一刻钟过去后,俩堂姐都能打出一个完整的如意结来,虽然还不是很规整,但明显不是周氏嘴里“笨的学都学不会”的地步。

    ??姐妹俩把自己打的络子拿给周氏看,周氏一边抹了抹眼角一边笑着嘱咐:“还不快去谢谢你们绵绵妹妹,还有你们三婶。”

    ??在周氏想来,定是冯氏教的好绵绵才学的好,殊不知冯氏当初教的可没这么仔细。

    ??冯氏把向自己行礼的两个女孩子拉起来:“都是自家骨肉,这么客气可就是见外了。”

    ??说着,又把绵绵拉到自己身边来夸道:“说来也亏了这丫头自己有悟性,当初我教她的时候可没这个耐性。本来也没指望她能学会的,没想到她看了几遍竟然就学会了,虽然打的络子不怎么样,可教起别人来还一套一套怪会唬人的。”

    ??“要光会唬人可教不会她们俩,我看绵绵这丫头啊就随了你的心灵手巧,将来造化大着呢。”闺女跟人家学了本事,周氏嘴里的好话也是不重样的冒了出来。

    ??把一旁的绵绵夸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之前怎么没发现自己这个二伯母这么能说会道呢!

    ??二伯本来都喝的醉醺醺的了,听到原委后也把绵绵给夸了一通。这样能挣钱的技巧,可不是什么人都肯教的。心里琢磨着三弟家不拿自己当外人,自己也不能太小气了。看这屋子里连套像样的桌椅都没有想来老三买了宅子手头也不宽裕,自己这个当哥哥的不能不帮着想辙。

    ??等二伯一家都走了,冯氏看着那爷仨睡的呼呼的,跑到闺女这头问:“你把两个姐姐教会了,不怕自己的活被她们给抢了吗?”

    ??绵绵不怎么在意的说:“这有什么好怕的,我教她们的就是最简单的一种络子,是个人多练几遍就会了。我还可以打更好看更复杂的样子。再说,我不是还有您吗,有您这个刺绣高手在背后当靠山,这点微末小技算什么!”

    ??冯氏觉得自家闺女真是越来越通透了:“不愧是我闺女,就是大气。这就对了,你二伯是你爹的亲哥哥,咱们两家日后还要相互扶持。像这种小技巧,咱们能帮的就帮,没必要藏着掖着。我瞧你最近没少偷看你哥写字,你要是想学的话明天起我也教你识字。”

    ??“真的吗?”绵绵惊喜的问。虽然她心里一直有这个想法,但还没想好找什么借口,没想到冯氏会自己提出来。

    ??冯氏笑道:“我骗你做什么,不过我只管教,家里有的书也紧着你看。你要是想练字什么的得自己想法子。”

    ??她睁大双眼看着便宜娘,我是不是您的亲闺女啊?

    ??冯氏一点也不为所动:“你哥都能整出铜钱来买笔墨,你络子打的那么好,还怕挣不出钱来啊?”

    ??怪不得之前打络子卖的钱冯氏不要让自己收着,原来在这等着呢!这么压榨童工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呃,这时候的文房四宝好像都不便宜吧?

    ??按自己现在的速度,一个月挣五十文顶天了,不知道够不够买纸笔的?

    ??绵绵低头看看自己尚显稚嫩的小手,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怜。

    ??而冯氏留下一个炸弹让闺女自己体会后就翩翩然去睡觉了。这个小儿子虽然生的时候遭了不少罪,胜在乖巧好带,晚上从来不闹腾,真是比那俩大的都省心。

    ??搂着小儿子,冯氏很快就沉入了梦乡,只有绵绵自己在那思索着该如何改变这悲惨的现状。

    ??她在空间里翻了半天,也没找到有什么东西是适合直接拿出来改变现状的。前世明明也入过国学的坑,怎么就没想到放些笔墨在里头呢?都怪自己这个吃货脑袋,只想着吃吃吃了,就没装点有文化内涵的东西。

    ??或者存点金条之类的也行啊,这会可以直接拿出来换钱,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唉,算了不想那些没用的了,绵绵心里默念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很快也睡了过去。

    ??还好她家宽子哥地道,知道她要学写字没有纸墨,特意分给她一沓毛边纸和一支毛笔用,把绵绵感动的眼含泪花:亲哥,我以后一定对你好点。

    ??而冯氏则再一次上演了什么叫不靠谱,刚教了《百家姓》的第一句,就去哄小儿子去了。然后又借机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大儿子,美其名曰让老大“温故而知新”。

    ??玉宽没想那么多,对于“初为人师”十分的激动和自豪,教起妹妹来也是十分的认真。

    ??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能光明正大的让自己“学会”写字,绵绵自然也是十分配合。

    ??第18章 捕鱼上

    ??而玉宽原本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慧的,像他这么大的男孩子认字的都不多,可他都已经开始读《论语》了。可是看到妹妹学了几天就把《百家姓》背的滚瓜烂熟,字还写的很端正,顿时把那些骄傲自满的小得意抛到脑后,读书比之前更加用功了。

    ??绵绵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知道不能占据哥哥太多资源,每天也只写一两张纸。正面写完了再在反面写,先写大的,然后再在空隙里写小的,争取把每张纸写的满满当当不留任何缝隙。

    ??不过这便宜的毛边纸并不怎么好用,经常有破损不说有时候还会晕墨。

    ??绵绵一边练字一边怀念前世便宜好用还有田字格的竹浆纸。有段时间她看有小姐姐写毛笔字觉得特别优雅,于是自己也入了书法的坑。结果字没写几个,各种笔墨纸砚倒是买了一堆。其中几包古法宣纸花了她大几千呢,天知道她一个笔画都写不规整的门外汉买那么贵的宣纸干什么。

    ??这会也不知道便宜了哪个远房亲戚?

    ??唉,曾经有一个可以随意练字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可是我却没有珍惜。

    ??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不浪费毛爷爷买那么多无用的东西了。

    ??绵绵回过神来,看见玉宽正在翻箱倒柜的找东西,忍不住皱着眉问:“哥,你找什么呢?”

    ??“唉,我这不是瞅着练字的纸快用完了,墨锭也不多了,想着弄点铜钱去买纸。要不一进腊月什么东西都要涨价。”玉宽一边说一边继续找东西。

    ??正在绵绵感到好奇的时候,玉宽高兴的从柜子里扯出一个布包:“找到我的百宝囊了,还好那次我把它揣兜里带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从里面拿出一团丝线样的东西,展开后竟是一个直径两米多的渔网。

    ??见状,绵绵眼前一亮:“哥,你要去捉鱼吗?”

    ??玉宽点头应道:“是啊,我听说护城河里的冰结的可厚了,我去试试运气。”

    ??绵绵好奇的摸了一把渔网:“这是什么织的啊,这么细,结实吗?